世界顶级北美冰球职业联赛简称_北美职业冰球联赛比赛
1.冰球的比赛规则
2.在哪一 年的冬奥会上,第一次有了北美职业 冰球联盟的球员参赛?
3.冰球规则
4.冰球比赛中为什么允许打架?
职业联盟赛事之所以“允许”球员打架,是为了增加比赛观赏性,让观众看到冰球场上更加刺激一面,而这也是基于商业立场的考量,并不是鼓励球员“能动手就别动嘴”。而且作为冰球运动员,大多身体条件出众,若是真的将赛场变为“演武场”,恐怕足够危险的场面、动作都会出现。因此,根据英达之子英如镝的描述:“即便在规则默许之下,参加职业比赛的运动员之间也都互相明白:在冰球场上打架也得符合打架的规则,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不能带有恶意攻击对方。
冰球的比赛规则
在竞技场上两支队伍你争我抢,发生点摩擦很正常,但有裁判和规则限制住冲突一般就不会升级。而有一项运动却非常奇怪,不仅不限制打架,甚至鼓励动手,这项运动就是冰球。
冰球运动员穿着护具拿着冰球杆推敲着冰球,目的是把球打进对方的门网里得分。而中途要突破对方运动员组成的防线,比赛往往非常激烈碰撞倒地是家常便饭,运动员的火气也很容易冒出来一言不合就会发生肢体冲突。而北美职业冰球联赛就默许这种冲突,因为吃瓜群众总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对球场上打架那更是喜闻乐见,甚至有些人就是专门看干打架的,不打他还不乐意。所以允许动手就能提高一波吸引力,在双方都达成了共识一定要干一架不可时,裁判和其他队员就会后撤,把场地交给要决斗的运动员,他们要丢下球根手套和脸部护具。赤手空拳的较量,直到干到一个为止。
不过允许打架并不代表打架就不受处罚,等架打完时裁判就会介入,给打架者下达暂时离场的判决。在这个规则下打架变成了NHL的一种文化,甚至玩出了套路。一些球队会派比较边远的球员去挑衅对方主力,如果对方上当打完架后都被罚下,就能达到以足缓居的效果大大削减对方的战斗力。于是冰球运动员里出现了一种叫执行者的角色,他们一般是处于球队战术边缘的球员,但都身体强壮能扛能打,遇到挑衅时会冲上去接手冲突,把架拉到自己头上打。说白了他们其实就是球队专门的打手或者说保镖。
有意思的是,NHL的明星球员布加德兄弟甚至还专门开了一个打架训练营,专门指导球场上的拳脚功夫。他们的打架视频在网上也是相当火爆。还有一部名叫冰球坏小子的**,就把冰球场上能动手就别超超的传统演绎的淋漓尽致。有数据显示,NHL每个赛季都会有好几百次的单挑。而在一九零四年时,就有四位冰球运动员死于球场。冲突干架似乎都成为冰球的一个标签,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冰球比赛都鼓励动手,像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就严禁动武,出现苗头就会迅速制止,并给予禁赛等处罚。
在哪一 年的冬奥会上,第一次有了北美职业 冰球联盟的球员参赛?
在一场冰球比赛中共有两支球队参加,在全部给定的比赛时间内,每支球队场上队员为6名。当有队员因犯规受罚下场时,每队将不再是6名队员了。
每名队员都配备一支带杆刃的冰球杆来控制场上唯一的一个小而坚硬的扁平黑色圆盘形球,它被叫作冰球。(它之所以坚硬,是为了更好地在冰面上滑动)。冰球比赛的意图尽量比对方更多地把球射入对方球门,同时积极有力地防卫本方球门。
每队都有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以及分为中锋、右边锋和左边锋的3名前锋。除了两队的队员外,允许在场上出现的其他人员只有3名裁判人员:一名裁判和两名边线裁判。
每场比赛分3局进行,每局为20分钟,两局之间有15分钟休息或接受电视采访的时间。除非是平分决胜(或出现平局),否则没有加时赛。比赛中断十分频繁,计时器也会随之停下来,这样就确保了观众观看每局实际比赛的时间为20分钟。
冰球场长60—61米,宽29—30米。高为1.20—1.22米的围绕场地的由厚实的木头或塑料制成的围栏叫作“界墙”,在界墙上装有防震玻璃用来保护付费观看比赛的观众。
比赛开始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基本位置:1)守门员。2)后卫。3)边锋或前锋。4)中锋。
球门宽1.83米,高1.22米,门上覆有一个球门网,如果一个队射门,它可以把球挡在球门内。守门员是防守的最后防线。他可以用球杆控制球,可以抓球、握球、抛球、扑球、踢球、用身体或球杆断球。所以,守门员的装备很沉重,并且有一只比任何人都大的球杆。他还必须带面罩作进一步保护。在球门前的小半圆形被称作球门区,它是防守区域,除非冰球在球门区内,否则对方队员不允许站在球门区内或干扰守门员。当冰球完全穿过与球门杆平齐的红线时即获得一分。
两名后卫通常是并肩作战,他们的位置是在球门和攻区之间,后卫的任务是要试图阻止冰球穿过他守卫的蓝线,如果球一旦过了蓝线,他就要争取阻截冰球并把它传给前锋。后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守,所以后卫绝对不能站错位。
中锋主要是在左右边锋之间的中场上下来回活动。通常是由中锋来争开球开始比赛,然后他把球传给企图进攻射门的一个边锋。中锋要试图自己进攻射门,或者传球给边锋去射门。中锋同样肩负防守的任务,要防卫本方区域并从对方队员杆下阻截球。左右边锋,顾名思义,场上位置是在左右两边,他们运球,并试图与中锋配合,以射门得分来奠定比赛胜局。当球被断走时,他们还必须去阻截对方队员进攻。
说到处罚,是由裁判员判罚那些多次一般性和明星犯规的队员,如杆打人、绊人、打架、向界墙猛烈撞人(过分猛烈地把对方队员撞向界墙)、肘顶人、杆刃刺人(用冰球杆),横杆推阻(遇到对方队员时拿起球杆阻拦)或者延误比赛。处罚的时间分为2分钟、5分钟、10分钟和罚下场。比赛中要求宣告员在队员犯规受罚后,立即宣告其犯规判罚的名称及判罚时间。被判罚的队员坐在另一个座席上,通常那个座席是在场地远离队员度的另一侧。
比赛结束时,一队获胜(其中得分多的一队为胜队),两个队的队员列队相互握手,以表示两队间的友好并向胜队祝贺。
冰球规则
在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第一次有了北美职业冰球联盟的球员参赛。在本届奥运会上,冰球比赛第一次向职业运动员开放,女子冰球也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捷克队获得第一枚女子冰球金牌。
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北美职业冰球联盟都允许联盟球员参加冬奥会,并会因为冬奥会与北美职业冰球联盟常规赛日程有冲突而进行相应调整。但是在2018年的冬奥会,因为赛程的原因,没有北美职业冰球联盟的球员参赛。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中国队简介。
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滑冰、冰球、滑雪、冬季两项4大项,短道速滑、速滑、女子冰球、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等共40个单项的比赛。
中国冰雪健儿团结奋战,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尤其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在男女6个项目中,项项都有奖牌进帐:女选手杨阳在与队友联手夺得接力项目的银牌之后,又夺得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成为历届冬奥会夺得奖牌最多的中国选手。
冰球比赛中为什么允许打架?
冰球比赛场赛时60分钟,分为三局,每局争时赛足20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每队每场可有队员20名,上场比赛的队员6名,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由于冰球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快,同时允许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队员进行“合理冲撞”,因而场上争夺激烈,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一分钟基甚至几十秒就更换一次场上队员。替换的队员既不必等比赛停止,也不必经过裁判员允许,就可以在比赛进行中随意上下,只要下场的队员脱离冰面和比赛区,替换的队员即可上场。
把球用冰球杆射入对方球门内为射中一球,得1分。进攻的一方若将球踢入、扔入、用手打入或用冰球杆以外的东西导入球门,则不算射中。
冰球比赛中,每场比赛在场内有3名裁判员,他们也穿冰球刀和运动员一样滑行。他们均穿黑白条上衣,黑色裤子,其中一名双臂佩戴红袖章的为主裁判员,他主要负责处罚犯规的队员,判进球得分与否,并负责管理全部比赛。另外两名称为边线裁判员,主要负责判定“越位”、“死球”,以及除开球以外的一切争球,并协助裁判员工作。在场外工作的还有计时员1名、记罚员2员、监门员2名、记录名3名、宣告员1名。
冰球竞赛规则简介
①死球及越位的制定:
死球:场地中间的红线把冰场分成二等份,人数相等或人数多于对方的队,从自己半场射球或打球,使球直接越过对方的球门线,即为死球,要在射球队的守区争球点争球。
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判死球,人数少于对方的队打成的死球;如果球在越过球门线之前触及了对方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冰刀或冰球杆;或球在到达球门线之前通过了球门区;或球在到达球门线之前能够接着而故意不努力去接,使球越过球门线时,不判死球。
越位:判定越位是根据冰刀所在的位置而不是冰球杆的位置。当两只冰刀完全越过了决定越位的中线或蓝线时,才能判定越位。越位有两种;
蓝线越位:攻队队员在球还未进入对方蓝线前就进入了攻区,此时传球或打球入攻区即造成越位。
造成蓝线越位时,如果球入攻区明显被守队获得,边线裁判员应举手示意“缓吹”,当攻方队员全部退出攻区或守队将球运、传入中区时解除越位继续比赛。
传球越位:当攻队队员将球从自己守区蓝线后传给先于球越过中区红线的同队队员并被期接得时,判为传越位。
②犯规的判罚及处罚: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不准用冰球杆打人、杆刃戳人、杆柄杵人、横杆推人、用杆勾人、抱人、绊人、膝或肘顶人、踢人、侮辱对方或干扰对方、干扰裁判等不良行为,此外也不准用手抓球、故意移动球门、故意射球出界、场上人数过多、高杆击球、投扔球杆等,违者根据犯规的性质与程度,分别给予小罚、队小罚、大罚、违反纪律、取消比赛资格、罚任意球等处罚。防守队员可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进攻队员进行合冲撞,也要用身体挤贴或阻挡对方,但必须符合规定。
在比赛中,场上若出现犯规情况时,裁判员应首先举手示意。如果球正被非犯规一方控制着,可暂不宣判也不停止比赛,而是执行“缓刑”。此时,非犯规队的球门已得到“保险”,守门员可立即下场,换上一名队员加强攻击力量,出现“六打五”的局面。当球被犯规队获得时,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结束缓判,宣布对犯规队员的处罚。如果场上出现犯规时是犯规队控制球,或出现双方同时犯规,裁判员则立即停止比赛,宣布对犯规队员的处罚。
在冰球比赛中,对犯规进行处罚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
小罚:犯规队员离场到受罚席受2分钟的处罚,该时间内该队场上不得增补人。
队小罚:犯规队派一名队员至暧昧罚席受2分钟的处罚,该时间内该队场上不得增被人。
大罚:犯规队员离场到受罚席受5分钟的处罚,该时间内该队场上不得增补人。
违反纪律:犯规队员离场到受罚席受10分钟的处罚,该队场上可立即增补人。
取消比赛资格:犯规队员离场到更衣室,被停止该场及下一场的比赛资格,该队场上过5分钟后方可增补人。
罚任意球:非犯规队的一名队员在没有任何人干扰的情况下单独对对方守门员进行一次攻门。
此外,规则还规定:守门员犯规受小罚、大罚、违反纪律处罚时,应由该队派一名队员代替他受罚;在某队因受小罚而人数少于对方时被对方射中球门,该小罚队员可自动结束受小罚。
在北美的NHL联赛上,经常上演一对一单挑好戏,而裁判在一旁观战。这场景在集体球类运动中只能在冰球看到。没错,部分冰球联赛确实允许打架发生,而且每个队都有专门的人才是专门负责打架的,这个叫“行刑人(Enforcer)”,也被誉为“全职fighter”,此人进攻和防守能力平平,拥有5分钟左右出场时间,在全队薪水最低。尽管如此,每队都拥有一名“行刑人”,这个角色要担起“打人”的重任,在本方核心队员遭受侵犯时,又要担起贴身保镖的职责专门负责打架。
当看到队友被挑衅或对手动作过大时,“行刑人”就要站出来打架,而有时候出于战术需要,他们也会故意激怒对方重要队员,说白了就是兑子。“行刑人”也代表球队战斗精神,例如企鹅队前锋Talbot主动约架并打赢了对方行刑者Carcillo,帮助企鹅队士气大涨,成为2009年北美冰球联赛冠军。
首先,冰球所谓的“允许”打架,只是在职业联盟才是如此(比如北美的NHL、AHL、OHL或欧洲的KHL和VHL等等),而在世界锦标赛的赛事里打架是被严格禁止。举个例子,在北美职业联盟中打架单挑要遭受5分钟离场处罚,而在国际冰联规则中如果是单挑打架将被直接罚出场,加自动停赛一场。
在WHL这个包含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球队的青少年冰球联盟,联赛设有三个级别,尽管第三级别允许选手每位选手能打6场,第二级别是每人每赛季合法打1场,但14-15岁初中生如果打架就会立即被罚出场还要遭受停赛重罚。
除了并非所有比赛都是你撒野地方,冰球关于打架也有一条重要规则必须看好了,那就是打架必须单挑,其他球员只能当观众津津有味看着,别说使阴招偷袭,劝架都不可以,如果站在球场上的队员当第三者去插足,在NHL将会总共受罚12分钟,倘若你在常规最后5分钟插足,“第三者”将被停赛一场。此外,假如你是替补席上的第三者插足,在NHL将直接被罚出场,还要被停赛15场。NHL尚且如此,国际冰联对于群殴就更是零容忍,1987年加拿大和前苏联发生群殴事件,跳入球场引发群殴的苏联球员达维多夫被全球禁赛18个月,其他球员被禁赛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