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入门基本动作_乒乓球入门基本动作教学视频
1.乒乓球有哪几种基本步法
2.乒乓球新手入门姿势和技巧
3.乒乓球基本步法的分类及动作要求是什么
4.乒乓球入门基本功
乒乓球基础入门打法如下:
第一,双脚的间距要大一些,把身体重心压低,上身向前倾,引拍时,要依靠转腰来带动手臂,身体重心放于右脚;
第二,挥拍时,转腰的同时将身体重心从右脚转移至左脚,手臂向前挥出,前臂收缩幅度不要太大。徒手挥拍的重点不是要把动作做得如何标准,而是要体会重心转移和运用腰部的感觉。
在练习中,应该先学习最普通的正手攻球,攻球时要多撞击来球,减少摩擦。撞击球可以最大面积地接触球体,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触球瞬间手指的力道。正手攻球时如何才能够多撞击而少摩擦呢?在攻球时,拍形尽量垂直于台面,或者稍微下压一点,出手的方向直接水平向前,这样击球的感觉最清晰。
在练习时,不必担心击球出现失误,重要的是体会正手攻球的动作,体会接触球时撞击的感觉。有了一定的撞击感觉之后,就可以加入前臂的收缩,前臂收缩的动作不必过大,幅度尽量小一些,在收缩前臂的时候要突然、迅速,找到突然释放爆发力的感觉。
培养球感。想要准确的把握击球力量、击球角度与击球速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墙击球,击球的时候要感受力量、角度的变化,以做到精准控制,形成球感。
多技巧击球练习。找一位陪练在球桌上给自己喂球,接球后尝试用不同手法、不同技术击球,注意控制球的落点及弧线,感受击球时手上的力量,形成肌肉记忆。
乒乓球有哪几种基本步法
学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有(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摆短
摆短是乒乓球接发球的常用战术之一。因为摆短移动小,回球快,弧线球低,离网近,向前发力小,对手往往很难进攻。反击落在网附近的球是有效的,但很难处理长球或不转动球。
击球下旋球时,球拍以冲击和摩擦相结合的方式接触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摩擦力大于冲击力,前臂和手腕向前向上用力。
2、侧切
侧切主要用于处理高挂弧圈球和转弧圈球。它采用横向旋转挤压的原理,避免了球的旋转方向,用横向力减少了来球的纵向旋转。同时吸收了长胶减力的动作特点,使得“切”球极不规则,落地后转向侧身,对手难以形成连续进攻。
3、削球
削球是乒乓球的专业术语。其利用球拍的摩擦力切割并击球。击球时,球拍向后倾斜,从身体的上侧向下摆动。挥杆采取弧形路线,在下落期间接触球的中下部。
乒乓球(table tennis),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中国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组织机构设有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亚洲乒乓球联盟、中国乒乓球协会。
乒乓球新手入门姿势和技巧
1.单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单步具有移动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2.跨步: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3 并步:一脚先向另一脚移(或叫滑步)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应用.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经常使用.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 向前移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脚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在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移.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左方空档或在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6.小碎步: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个选手步法跑得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
乒乓球基本步法的分类及动作要求是什么
新手入门姿势和技巧
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乒乓球入门基本功
基本步法:单步、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
动作要求:
1、单步
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跨步
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3、并步
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4、跳步
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5、交叉步
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扩展资料:
握拍法: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1、直拍握拍法
快攻型握拍法:拍前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节在拍的前面呈钳型,两指间在距离1~2cm,拍柄贴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弯曲贴于球拍后的1/3上端。
弧圈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与快攻型握拍法基本相同,其区别是: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小环状,其他三指在拍背面自然重叠,由中指的第一指关节顶于拍柄的延长线上。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2、横拍握拍法
横拍握拍法如同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握住拍柄,大拇指在球拍正面靠近中指,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背面。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参考资料:
乒乓球的入门基本功:
一、眼功:
眼功俗称盯球功夫。 它主要培养运动员在球场上拥有精准的洞察能力和击球意识的基础。
眼功主要包括视觉反应、环视能力及视野。 其中视觉反应尤为关键,它主要参照教练员提供的信息,同时观察对手各种不同动作,精准的判断出对手的下一个动作,同时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击球动作。
一般眼功的练习主要包括:
利用持拍不断的向上弹球,或者是利用不同的力量和速度向墙面击球,观察乒乓球在墙面上的反弹力,同时观察由反弹力而产生的各种弧线。
另外观察手上发力时肌肉的变化程度,在了解清楚后,提高练习速度,从慢向快、从轻到重,不断提高击球次数,然后通过观察乒乓球的反弹情况,判断乒乓球的着地点。
通过发不同的旋转球一直到竖起的球台上,详细观察乒乓球的反弹情况,或者利用手持拍旋转球,增强手上感觉。
把乒乓球直接发射到对手台面上,仔细观察不同旋转球入球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二、 手功:
手功运动在乒乓球运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手功直接影响到乒乓球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及难度的高低。
它主要包括手指功、手跳功和手臂功,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必须拥有良好的感触能力。
一般手功的练习主要包括:
练习各种弹球,包括对墙面击球、平挡球,其目的是熟练掌控正常弧线运行下的击球能力。
以不同关节为主练习不同的击球能力,比如练习以挥拍速度为主的大臂功能不断练习扣球、各种技术练习、或练习以控制击球部位和板型调节的手腕功能不断提高台内球、或练习以挥拍方向为主的小臂功能不断提高快抽的技术练习、的技术练习、高压球、
不断加强手上各环节功能练习,不断提高各环节功能的灵敏度和适应度。
三、脚功:
脚功运动在乒乓球运动中至关重要,虽然运动员在击球时主要依靠手功,但运动员在击球之前,需要利用灵活的脚步,灵敏的转移到适合的位置上进行击球,使乒乓球、身体和二足尖形成、边三角形,利于运动员在位置上取得优势,便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
通常脚功主要包括三个动作,即起步动作、移动动作和还原动作。
其中,起步动作指准备姿势,准备姿势通常容易被教练和运动员忽略,而标准的准备姿势直接关系到起动动作的速度,影响到各种技术的正常发挥,通常情况下姿势的位置和重心都源自于运动员的技术。
通常要求运动员两眼平视、上身呈放松状态、弯曲双膝提踵、重心居中。 要求踝关节、膝关节和脚掌都随时富有弹性。 起身时需要重心向前,向各方面移动、跨步、侧身步、跳步、移动动作,移动时要求运动员和乒乓球处于合理的位置,便于提高击球命中率,步法通常包括单步。
进行步法训练时,要注意重心的变化。 运动员要根据乒乓球方向及时调整重心和蹬地力量。 确保运动员、乒乓球和乒乓球台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脚步的基本功即由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上,移动时应注意助力配合。
四、上肢运动:
乒乓上肢运动主要由各种上肢动作共同完成击球动作,其中主要集中在手腕和手指动作上。 由于上肢运动拥有较高灵活能力和协调能力,比如手腕的力量来源于腕关节的外展和内收来完成。
手腕动作主要是在前臂的带领下,手腕向后拉,然后突然向前甩弹,来增加乒乓球拍拍面的转动能力,可通过握小皮球练习、轻哑铃、排球游戏、专项运动增加手腕的灵活度和伸展力。
而手指是提高调节控制球拍拍型的能力,它在增加击球力量的同时,还可以调节用力摩擦,是上台率高低的`核心。 可通过手指俯卧撑、火棒练习、来改善手指功能的伸展能力和灵活度。
五、腰腹部运动:
腰腹部运动在身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乒乓运动在身体中的最重要的助力部分。
在击球过程中利用灵活的转身和收腹动作,在增加击球力量的同时还可以调整击球的协调动作。
腰腹部运动通过不断练习徒手和腰腹部练习,尤其是腰髓腿和脚的协调性利用前后转动,通过腰腹部发力,带动上肢与腿部。
通常情况下乒乓运动员腰部是否有力量,取决于下肢力量能否达到最大化。 因此,乒乓教练在训练运动员时,应选用标枪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腰部力量。 运动员在熟练标枪运动训练动作的要领之后,重复练习可提高腰部力量。 让运动员腰腹部的柔性度更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运动员受伤的几率,还可以提升运动员的生命周期。
六、下肢运动:
下肢运动在乒乓运动中是保障起动、移动、支撑、到位的重要部分。 下肢力量主要来源于左右脚躁关节用力,膝关节上下起伏而形成。
乒乓运动员在打乒乓的过程中脚蹬地面产生的作用力,会同时产生一个大小相同的反力。 而这个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运动员身体素质较好,产生力的力量会大些,反之,运动员素质较差,产生力的作用就小些。
通常情况下,要求运动员在进攻时做到起跑快、换步快、到位准,在防守时应做到起跑快、重心稳、还原快。
教练在训练运动员时,经常让运动员做些增强下肢力量的练习,比如各种跳绳练习、蛙跳,通过这些训练提高运动员下肢各肌肉群的力量同时提高肌肉的收缩度,增强下肢踝关节、膝关节、各关节的伸展能力和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