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t2联赛球台-乒乓球t2联赛最新战况
1.如何看待伊藤美诚与她的乒乓球水平?
2.樊振东在马来西亚有位好兄弟
3.日本乒乓梦碎东京,30年来国际针对我国乒乓球都改了哪些规则?
如何看待伊藤美诚与她的乒乓球水平?
我相信在乒乓球的圈子里,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伊藤美诚。不论你对他的态度如何,她就是中国乒乓界目前最大的问题,换句话说,她是外国乒乓运动界的佼佼者。
这是日本乒乓球界的荣耀可以说,这位年纪不大的乒乓球小天才,在国际赛场上,发挥着出乎意料能量,她几乎把所有中国的乒乓球骄傲者从头到脚虐了一个遍,此后的她,着实让人闻风丧胆。
她有着极其丰富的国际赛场比赛经验,因为日本乒乓的一项工程,所有乒乓运动员从小就会接触很多大赛,从而从小培养他们的场上经验,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对手的手法,使他们练出专属自己的打球技巧。因为临场经验的丰富,所以在面对一些高难度球的时候,都临危不惧,在处理的方面如鱼得水。
伊藤美诚的思想意志力极其坚强,在面对对手时常常充满自信,即使是连续的输球,她也很少会情绪崩溃,相反,她会沉着应对,并思考如何扳回一城,而且她也极度自信,她认为即使自己可能不如中国乒乓,但她也有信心战胜中方。所以说心理强大,对一个人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她也没有威风太久,不久之后就被中国团灭,虽然伊藤美诚打败过中国乒乓,但中国乒乓绝不会一直被欺负,这也是我们的实力所在,小小的姑娘实力很强,就是没选好对手,除了中国,在外国的乒乓界,伊藤美诚绝对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威风丧胆的人了。
所以说,伊藤美诚的实力不容小觑,她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她的能力也值得称赞,球技也是想当不错的呢!
樊振东在马来西亚有位好兄弟
本文文字作者 中国 体育 Zhibo.tv 马行飞(小马哥说球)
两年前,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和T2联赛结缘,削球手刘斐凭借精湛的球技和出众的颜值,给马来西亚当地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回,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主力参赛,22岁的樊振东尽管没能取得冠军,却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一段真挚的友谊。
在20位入围T2的球童当中,有一位名叫Firdaus的小男孩。因胖而可爱的体型,他在开幕式就被樊振东、梁靖昆拉进了胖胖家族。看到三人的合照,中国网友都亲切地称他“马来西亚小小胖”。
Firdaus只有12岁,做起事来却非常细心。首先,他的抛球弹无虚发。比赛中,他要负责向身边的球员抛球。球员们来自不同的协会,身高、站位习惯都不一样。他会根据每位队员的特点在赛前制定出自己抛球的弧线高度,至少在弗朗西斯卡、马龙、丁宁的比赛里,他的抛球是百发百中的。其次,他对汗巾的打理很到位。比赛中,双方每打到6个球或者6的倍数,球员们都要去擦汗。Firdaus在球员擦拭完毕后,会把擦过的一面叠到最里面,把没擦的一面翻到最外面。保证了球员下一次来,用的都是崭新的一面。第三,他爱打乒乓。球童是球场离球员最近的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酒店的他还要第一时间来到大堂的乒乓球台,把当天的观赛心得消化掉。小伙伴们都愿意充当他的陪练,其中就包括了客串嘉宾的樊振东。
特别的缘分帮助Firdaus成为了樊振东的专职球童。小胖连续三轮比赛赢球,每一次得分后的呼喊,赢球之后和他击掌想庆,小小胖渐渐地被小胖的打球魅力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他觉得,“看樊振东打球很快乐,总能赢。”可惜7月21日的男单决赛,Firdaus没能盼来樊振东的击掌。颁奖仪式结束后,他一路小跑追上了樊振东,想要安慰一下即将离别的哥哥,其实内心比小胖还要伤感。为了感谢小小胖的支持,樊振东将自己的决赛战袍赠予他,并鼓励他要好好努力,快乐成长。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未来的****,输掉一场关键比赛,樊振东肯定有失落,有压力。但面对一名12岁的小朋友,他把失落藏起来,将勇攀高峰、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和中国乒乓球队“赢不狂、输不慌”的精神带给了Firdaus。
小小胖思考了一会儿,再次走到樊振东面前,深情地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Firdaus说,“以前从未看过樊振东打球,T2是我们第一次相识。非常开心能和他在酒店打球,他是我的好兄弟,祝他以后越打越好。”
樊振东将他的球衣留在马来西亚,既是对Firdaus的一种勉励,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职业生涯会经历无数场失败,只要保持一颗勇敢的心,以樊振东的性格,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的今天,还在马来西亚,把冠军赢回来。
日本乒乓梦碎东京,30年来国际针对我国乒乓球都改了哪些规则?
为了限制国乒这么多年来一家独大,国际乒联推行了许多的变革。让其他协会的选手不时地减少与中国队的差距,让乒乓球这项运动从“一家玩”到“大家玩”,增加其欣赏性,让其他协会也有争金夺银的时机。下面也就小编本人晓得的一些变革,来举一些事例:
第一项变革,遮挡发球改为无遮挡发球,刘国梁发球“魔力”消逝。
无遮挡发球这项变革,对刘国梁影响是最大的。对普通业余选手而言,一些发球特别好的高手,即使是当着你的面,一点遮挡没有发过来,你都很难判别他的旋转。就是相同的动作,由于摩擦球的部位不同,发球的旋转也有是很大差异的。更何况,像刘国梁这种专业球员中发球的顶级高手,原本他的发球长短、旋转和落点就是千变万化,再加上他在改规则之前,允许用身体来遮挡本人的发球,那根本上就是发一个吃一个。
或者由于旋转判别不清,直接冒高,被刘国梁的正板正胶直接拍死。无遮挡发球规则推行之后,刘国梁发球的旋转被对手容易看清,他发球的“魔力”简直是消逝,凭仗发球上带来的优势全然不见。特别是后来的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球的速度又降落了30%。这样刘国梁发球的能力出不来,近台快攻的速度又降落,也招致了他不得不过早退役。当然,刘国梁在改换40mm大球时,速度优势更是荡然无存。
第二项变革,21分制改为11分制,国乒选手被外国人爆冷可能性增大。
赛制的变革对国乒选手影响也是宏大的,21分制打的是实力球,11份制打的是“偶尔球”。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像邓亚萍说的那样,之前21分每个人是有5个发球权的,在这5个发球中我前2个球怎样发、发到哪个落点?后3个球发完,我要取什么抢攻战术,这都是提早设计好的。邓亚萍可以统治乒坛2个奥运周期,不单单是她强悍的实力,还有她“算球”的才能超越常人,她是用战术套路来打你的。
但是,改成11分制之后,每个人只要2个发球权就要交流发球,你“算球”的空间就相对少了。其次,一局球打11分必然性是十分大的。也还像邓亚萍在讲解伊藤的竞赛时,说得那样:“伊藤发球变化多,一局里偷你几个,再搏杀几个,你还没跟上她的节拍,这局就被她搏掉了。”可是打21分的话,根本上打到中局阶段,也就是十几分左右的时分,你不但会顺应伊藤发球的变化、搏杀的套路,顺应之后在中下半局你就完整能够发挥出你的对峙球实力。
为什么陈梦打伊藤总是上来0:2、0:3落后?就是由于一局球11分太短了,陈梦还没完整热身找到本人的对峙觉得,这局就打完了。另外,像国际乒联推行的T2联赛决赛局“金球制”,最后一局不是相隔2分才决出胜负,是一球定胜。即便你程度再比对方高,你敢保证打一分球能赢对手吗?所以说,这个11分制把必然性无限加大了,让外国选手更有可能搏杀掉你。
第三项变革,40+塑料球更突出速度和力气,防卫型打法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的40+塑料球是比之前的赛璐璐球更重、更大,这样的球最大的变化就是旋转削弱。为什么之前38mm的小球,球员都是取搓、劈长等手腕来过度,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在台内直接反手拧起来。就是由于原来的球旋转太强了,靠伎俩的力气是很难拧起来的。旋转削弱之后,反而是速度、力气成了主导要素,像丁宁、朱雨玲这种靠增加旋转打对峙的,根本上就被伊藤暴拍到无还手之力。
40+塑料大球,也让乒坛进入了女子如孙颖莎、王曼昱,男子如樊振东、梁靖昆这种“硬碰硬”暴力对轰的形式。40+球时期,像日本的伊藤、张本,包括台湾的林昀儒都是把近台的速度发挥到了极致,近台的快撕、弹击等速度一板比一板快,争取前三板搏杀掉你。而欧洲人奥恰洛夫、皮切福德、法尔克等则把力气优势发挥出来,中远台多板对轰不逊色于小胖。这也是目前40+球开展出来的速度、力气两种打法的典型吧。
以上就是小编罗列的国乒联赛近年来推行的一些技术、器材、赛制的变革,正是这些变革的推进让国乒在整体上的优势不是处于垄断,而是马龙所说的“略微”抢先了。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