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在训练当中很凶吗-郎平怎么训练国家队
1.郎平是哪年执教的中国队?战绩怎样?
2.圆梦!平平无奇的排球运动员,郎平大国家队理念究竟带来了什么?
郎平是哪年执教的中国队?战绩怎样?
郎平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打球。1990年她应召回国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91年她回新墨西哥州继续完成学业,并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教练。期间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界明星联队主教练,并应邀出任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总教练。
郎平1995年1月决定参加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竞选,1995年2月15日回到北京,始任中国女子排球队主教练。
受命于危难:虽然是闻名世界的排球主攻手,但当教练对郎平来说仍有很大压力。但她硬是凭着顽强的作风和意志,把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拉了出来。
1994年11月,在巴西举行的第12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只获得了第8名,这也是中国女排几年以来的最低点,所有喜欢中国女排的人都不由得震惊了。
1994年的年末,当时的中国女排主教练栗晓峰迫于舆论界的极大压力,向上级领导递交了辞呈,从美国归来的郎平受命于危难之中。
如果你始终对中国女排抱着一种关心的态度,相信你不会忘记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的第一场比赛,那是一场中国队对古巴队的邀请赛,那一天是1995年5月5日。当郎平带着她那支仅集训了两个多月的“郎家军”在北京首次亮相时,她们竟然以3:0战胜了古巴队,尽管在这场比赛中,古巴队的路易斯、托雷斯等三名主力缺席,但人们还是欣喜地发现:郎平上任以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便给女排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不仅敢打敢拼,团结战斗,而且在困难和不利时都表现得异常顽强,这对中国女排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在这以后,女排前进的步伐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中击败巴西和古巴获得冠军,在泰国举行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上,中国也重新夺回了失去的亚洲冠军宝座,但在其后进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总决赛上,郎平和她所带的中国女排竟然三战皆负(0:
3负美国、1:3负巴西、1:3负古巴),最后位列倒数第一,这充分反映了转轨期间中国女排的极端不成熟。
在这一年的年末,郎平和她的中国女排迎来了她执教以来的第一次大型的国际赛事,即第6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比赛一开始,中国女排就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竟然取得了七连胜的佳绩,这其中就包括战胜克罗地亚、日本、韩国、荷兰等强队。但在最后与强者的对话中,中国女排没有能够更进一步,终究获得了季军,但这已经是中国女排几年来的最好成绩,这不仅重新确定了中国女排的世界强国的地位,也使中国女排顺理成章地拿到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入场券。
中国女排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又看到了一丝振兴的曙光!
永远的强者:强者不是以力量的大小来体现的。如果说郎平当队员时是她的“铁榔头”帮了忙,那么她当教练以后则完全是靠了一种精神和睿智,这才是一个人最终成为强者的条件。郎平以中国女排的骄人战绩证明了自己。
郎平的初步成功引来了企业界的注意,TCL投入450万元巨资成立郎平中国排球发展基金会,为中国的排球事业推波助澜,这也为中国女排迎来第二次浪潮带来了一丝很不错的契机。
1996年是奥运年,也是百年奥运的日子,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无疑是许多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也成了中国女排从兴起到衰落的一个晴雨表。
在奥运会的小组赛中,中国女排可谓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体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接连战胜韩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之后,顺利地闯入决赛,这也是中国女排第二次在奥运会上闯入决赛,尽管最后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不敌老对手古巴队。这次奥运会上的表现再次确定了郎平的地位,很多人都挑起大拇指:郎平,好样的!
1997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参加了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这时的中国女排拿下亚洲冠军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两年前郎平刚刚执教时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的冠军,如今又是轻而易举的卫冕成功。
1998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13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是郎平执教的最后一次大型国际赛事。
郎平在她的信中只说是由于身体不好而离开主教练职务,这明显是个借口,更主要的原因倒有可能由于郎平觉得在世界大赛上夺得两次亚军、一次季军已经是目前中国女排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激流勇退倒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抉择。写到这里,便不能不提一提1998年12月份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运会女子排球赛,尽管那只是一场亚洲的赛事,但郎平终于用一个冠军为自己四年的执教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郎平作为教练员取得的主要战绩:
1989年,带领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获意大利杯赛冠军;
1991年,带领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
1995年,率领中国女排获第5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1995年,率领中国女排获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
1995年,率领中国女排获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
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获第27届奥运会女排亚军;
1997年,率领中国女排获第九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98年,率领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女排大奖赛第4名;
1998年,率领中国女排获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
1998年,率领中国女排获第13届亚运会女排赛冠军。
圆梦!平平无奇的排球运动员,郎平大国家队理念究竟带来了什么?
上海女排主攻手仲慧的社媒签名栏有这样一行字:平平无奇的排球运动员。
仲慧出生于1997年12月8日,身高1米81,扣球高度3米01,拦网高度2米9,效力于上海女排,队内位置是主攻。在女排全面高大化的前提下,仲慧1米81的身高已经注定她的职业之路会非常艰难,进入国家队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这一切都被郎平上任之后的另一项改革所改变:大国家队战略。
郎平2013年重新执教中国女排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大国家队战略。此前女排国家队只有12个人,多了也就是14人左右,怎么练都是这些人,大小比赛也都是这些球员参加。这样一来女排国手比赛负担大,很容易出现伤病,也不容易激发现役国手训练积极性。郎平看到了其中的弊端,决意进行改革。
郎平的大国家队战略延揽各路人才,国家队的大门面向国内所有女排运动员,让国家队变成人才训练基地。朱婷、袁心玥等球员去打国际大赛,像亚洲杯和亚锦赛这样的比赛就让其他队员出战。这样能让更多女排队员进入国家队,为国出征,同时也能避免主力国手因为疲劳产生伤病。
毫无疑问,所有女排运动员都希望能打进国家队,成为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这个梦想,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个人成长轨迹也不同,国家队的选材标准也会随着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果仲慧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她很有机会进国家队,因为郎平身高也只有1米84。但现在就不行,女排国家队所有主攻手都在1米9以上,朱婷1米98,张常宁1米95,进攻拦网都更占优势。
在这样的前提下,仲慧在去年代表中国女排出战女排亚锦赛,并且有出色发挥。从仲慧身上的球衣来看,这就是中国女排国家队球衣,不是国家青年女排。张常宁在国家队身穿9号球衣,司职助攻,仲慧也是主攻手,于是选择了9号。
与仲慧一同入选国家队参加亚锦赛的还有同队的张轶婵,两人都是上海女排主攻手,一人穿6号,一人穿9号。值得一提的是,6号球衣更多时候出现在龚翔宇身上,而龚翔宇和张常宁也是江苏省队队友。
这种由非主力球员组成的球队一般被称之为女排二队,通常情况下都是实力暂时达不到女排国家队标准的运动员。其中有国家队老将,也有刚刚在联赛中崭露头角的新人,这种比赛将会为她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并积累宝贵的比赛经验。
现役国手中张常宁、颜妮、丁霞、刘晏含等人都曾代表女排二队比赛,并在赛后直接进入一队。2014年亚运会,因为时间与世锦赛冲突,郎平带领朱婷等人备战世锦赛,徐建德组建女排二队出战,队员就是张常宁等人。尽管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不敌韩国女排,但张常宁一鸣惊人,回来就进一队。
对于像仲慧这样先天身体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女排球员而言,大国家队战略给了她们成为中国女排国手、代表中国出战的机会,也算是帮她们圆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