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篮球北京对湖北-全运会篮球北京vs湖北
1.李义庭的比赛经历
2.全运会男篮赛程
3.关于篮球队
李义庭的比赛经历
李义庭的败局,成了赛场当天最大的新闻,这不仅仅是因为去年的全国冠军输给了无名棋手,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从预赛中出线都得打个问号了。预赛每个棋手只下六盘棋,而现在三盘棋过后李义庭的积分还只是保本,其出线前景当然令人担心了。
李义庭落到这个危险境地,也有一些人是暗暗高兴的,因为他如果最终没能出线,岂不是在决赛时自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吗?只有快人快语的王嘉良坦率地表达了另外的一 种心情。他在得知李义庭输棋之后,曾对人说:“我希望李义庭能入围。因为怕杨官璘,杨官璘怕李义庭,而我则可杀李义庭。”真是处在不同的立场就怀有不同的心思。
但今日的李文庭已成长为一个棋坛巨匠了,尽管眼前这个挫折不可谓不大,然而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以冷静的心态面对后面的赛事。接下来,李义庭先行迎战贵州林才良。为夺取胜利,李义庭在布局伊始即打破常规,突出奇兵,先疾跃盘河马,待对方进炮封车时,不仅不在中路补气,反而卸开中炮,摆出一副敞开胸膛的样子。乍见这样奇怪的招法,林才良不禁感到有些茫然,行棋也显出束手束脚。在中局分路的关键时刻,双方为争夺沿河制高点投入了大部分兵力,激战一触即发,此时林才良本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对攻机会,可惜他为求稳不敢弃子。而李义庭却洞悉局势发展的奥妙,以精彩的兑子取势战术实现了集中优势兵力的计划,对方空虚的右翼为他提 供了绝好的进攻突破点。李义庭紧握战机,一通炮碾丹砂,左 右开弓地将林才良的防线撕扯得千疮百孔,以下的取胜就只是一些简单的收尾工作了。稳住了阵脚后的李义庭,紧接着与老对手北京候玉山握手言和。最后一轮,他又赢了新疆李承义。盘点成果,李义庭以3胜2和1负积8分后来居上名列这个小组第一,武延福反而只积得7分,获得第二。他们两人携手出线。另外三个小组出线的则是杨官璘、何顺安、孟立国、马宽、王嘉良和刘剑青。从进入决赛的名单分析,除武延福给人有“黑马”的感觉外,其余7个人全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出线可称得上是众望所归。
进入决赛后,李义庭对小组赛中受到的挫折进行了认真的反省总结,他觉得这样的“惊吓”倒未必是坏事,反而给自己敲了警钟,决赛是万万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决赛紧接着是在9月20日开始进行的,8个人仍然采用的是单循环赛。首轮交锋就好戏连台,因为有两对“冤家”早早地就狭路相逢了,分别是杨官璘对王嘉良、李义庭对何顺安。扬官璘与王嘉良激战成和,李义庭则旗开得胜,过了重要的一关。
第二轮,李义庭又遇上了一块难以啃动的“硬骨头”,而且这块“骨头”是在预赛里就曾给他带来过麻烦的。这个人就是甘肃老将武延福。巧的是,在预赛里,李义庭与武延福的交锋也是在第二轮进行的,当时李义庭也许是有些没把对手放在心上,结果最后想赢而不可得,只得与之握手言和。今番两人再度交手,李义庭就不敢怠慢了,全力以赴后手布下对攻性极强的斗顺炮阵式。这武延福也确实不是易与之辈,尽管在布局时过早地挺起7卒为李义庭提供了反先的机会,但他能刚能柔,见状赶紧卸开中炮,对局势及时地进行了调整。这样一来,李义庭想发力也不容易找准目标了,结果一步缓手就让武延福把城池守得如铁桶一般,任凭李义庭怎样机关算尽也无奈 他何。既是如此,李义庭虽然十分的心有不甘,也只有摇着头再次与武延福签下了和约。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老棋手能与李义庭这样的棋坛顶级人物在短短的几天里连和两局,也让人们大呼意外。这轮杨官璘则胜了刘剑青。
在第三轮的比赛里,李义庭拿先手碰上了宁夏马宽。李义庭还是摆上了中炮,马宽走的也是屏风马,但他显然不想让李义庭走成激烈的过河车,因此早早抢先变招,升起了巡河炮,大有拒敌于千里之外的意图。但李义庭也并不急躁,敌变我变,以巡河车辆以七路马来个稳扎稳打。仗巡河车之力,李义庭的双马得以活跃,为总攻做好了准备。待一切就绪之后,他伸车对方下二路捉炮,试其应手。此时马宽已感到很难办,逃炮则大落后手,立显委屈。他不愿困守,沉思良久,决定弃炮陷车。李义庭也是艺高人胆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算准诸路变化后,毅然吃炮,待对方上士打车时,他不逃车而选择了一车换双的下法。几个回合之后,清点战况,李义庭不仅多吃得一相,关键是借机扑出了全部子力,形成了高屋建领般的全控之势。真是得势不饶人,李义庭弈来仍然毫不手软,一只骑河炮纵横驰骋,用得出神入化,让马宽有防不胜防之感,只得投子认负了。
而与李义庭在这轮同时获胜的,还有杨官璘,两人都是2胜1和积5分领先,互不相让。
李义庭与杨官璘前三轮同分,咬得很紧,现在就看谁的后劲足了。
第四轮李义庭对上东北悍将孟立国。这孟立国棋风勇猛,在对弈中常常以破象着手来攻破对手的王城,因此棋界人称“杀象能手”。迎战这种攻杀风格的棋手,李义庭从来都是以攻对攻、以杀制杀,毫不手软的。这局棋就是一个例子。双方以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开局,李义庭尽管是执黑后行,但从抢分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就弈得积极主动,特别是一着进车对方下二路塞住相眼,暗伏着随时要打兵攻相的手段,更是让孟立国一时间有手足无措之感。
果然,在战火纷飞的对攻中,孟立国这个对相异常敏感的“杀象能手”也顾忌自己失相,先是委屈地退马边隅,继而又害怕李义庭四个大于形成归边之势,结果急躁地走出了一车换双的败着。这一决策虽然暂时缓解了李义庭在左翼的强大攻势,但其实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因为李义庭不仅拥有双车的雄厚物质实力,关键是各子都处在绝佳的战略位置。以下的战斗李义庭可以说是弈得满水不漏,没有给孟立国一点机会。最后,李义庭以一着妙不可言的弃炮打花心仕的杀着摧毁了对手的防线,得以顺利入局。
与此同时,杨官璘出奇兵,以自己平时甚少采用的斗顺炮布局击败了武延福。这样,两雄暂时依然是难分高下。
接下来第五轮,杨官璘乘胜追击,在对攻中谋得对手一马,从而比较轻松地战胜了马宽,而李义庭则被四川刘剑青给逼和了。刘剑青在这一战里策略很成功,那就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避免与李义庭进行激战。李义庭这局棋先行,以自己最有心得的中炮巡河炮来进攻刘剑青的屏风马。布局阶段,刘剑青选择了最为平稳的左炮巡河变例,然后又主动弃卒谋求兑子。在对手这样的态度面前,李义庭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就势来个“你好我好”吧,又怕落到了杨宫璘的后面;强行动手吧,条件显然不成熟,搞不好局面失控了,自己还有失手的可能,那就更是亏得大了。左思右想,李义庭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实在是非和不可的话,也是没 有办法的事。刘剑青看来是铁了心要下一盘和棋的,在其后的对弈中处处以稳为主,尽量找机会兑子,最后兑得双方都兵做将寡,完全无力再战了。
这样,从第五轮开始,李义庭与杨官璘的积分就拉开了。现在来看,李义庭的不利之处不仅仅是在积分上存在的差距问题,而且他最后两轮的对手一是王嘉良,一是杨宫璘,都是硬骨头,十分不好对付。
在如此的形势下,第六轮与王嘉良对阵的时候,李义庭仗着先行之利,就只得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了。却没想这样一拚,倒创造出一盘历史名局出来。
这盘棋从一开始就显得新颖别致,出人意料。李义庭先手摆上中炮,王嘉良跳起右马,准备走屏风马的样子。这都很正常,也在大家的预想之中,但从第二回合起,王嘉良却突然抢挺3路卒,马上便把棋局引上了对双方来说都多少有些陌生的轨道。出现这样的局面,功劳应更多地归于王嘉良,因为在那个时代,他在高手里是最重视布局创新的,其布局理论和实践都是同时期棋手里最为先进的,每逢大赛,常有新型的“武器”出笼,让人防不胜防,是他夺得优异成绩的一大法宝。
现在他突然抢挺3卒,确实是有备而来,目的就是为了避开李义庭的进七兵布局,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义庭由进七兵形成的中炮巡河炮威力无穷,作为于布局方面非常敏感的王嘉良来说,对此更是体会犹深。
王嘉良的抢进3卒确实打乱了李义庭赛前的准备,但李义庭对这种布局也并非不熟悉,只见他按部就班地摆下五六炮的缓攻阵势.先静观其变。相对而言,五六炮的配置要扎实一些,李义庭此招也是为了躲开对手赛前研究好的布局陷阱。从交手伊始,两大高手就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全面较量。
王嘉良真不愧是布局上的创新家,在这个很平常的阵法里还是走出了意想不到的新变化,将过去习见的左炮巡河封车改为了飞象,听任对方的双直车杀进阵来。原来,他在此准备了一个精巧过人的应对计划,当李义庭平车压马时,他突然创造性地回马窝心,胆略惊人。稍有棋艺常识的人都知道“马回中宫其势必凶”,说明马回窝心乃是棋家大忌,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选择这样的下法。但王嘉良却在此特定形势里“化腐朽为神奇”,退走窝心马以诱敌深人。
兑去一车后,王嘉良又邀兑另一大车,但李义庭作为拿先手的一方,岂肯轻易罢战?平车避兑就是当然的选择。接下来,李义庭还有进车塞象眼配合跳马准备绝杀的手段,来势凶猛。王嘉良也是好战之人,李义庭的这种态度正合其意,他毅然走上了一条弃子求攻的险恶之路,枰上形势一下变得既扑朔迷离又扣人心弦,旁观者都在心里问自己:这样一场恶战的结果,最终会是谁跌落马下呢?
俗话说:“单车滑炮瞎胡闹。”可王嘉良在这局棋里把单车炮的进攻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利用威胁以闷宫的机会,不仅把李义庭的大车车车牵制在底线无法动弹,而且还一口气连吃数,使自己5卒俱全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到这种时候,人们反而为多子一方的李义庭捏一把汗了。
此时的情况,看起来对李义庭确实有些不利,他虽然多一子,但主力被分割得似乎首尾不相联,而缺相的毛病在对方车炮的攻击下又显得特别突出。可就在这纷繁复杂的形势里,李义庭却洞悉其中的关键所在。不紧不慢地轻轻平了一步炮。这是一着不起眼的绝妙好棋,不仅可以让出马道供其驰骋塞象眼,而且还可以退炮灭中卒。这是一种积极的战法,以有力的进攻来解除后方的危机。
在其后的战斗里,李义庭将马炮运用得曲尽其妙,两者协同作战堪称珠联壁和,给王嘉良的后防亦带来了很大顾忌。在这种时候,王嘉良也不能再一味强攻了,明智地兑掉一炮后,双方子力均消耗殆尽,已成正和局面,于是皆大欢喜地握手言和了。
这局棋虽然结束了,但引出的佳话却才开始。《北京晚报》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倡议举办中国象棋竞赛中“最好一局棋”的评选工作,以鼓励棋手们在竞赛中发挥更好的水平。这在我国还是一次创举,受到各方面的赞扬和重视。北京晚报聘请了张雄飞、陈松顺、董齐亮、谢小然、谢侠逊五位棋坛名宿为评选委员。经过对全运会全部对局认真的评选,评委们一致推选李义庭与王嘉良之战是本次大赛的“最好一局棋”。
评委们认为:这局棋布局新颖,不落常套,双方在互求复杂的变化中,寻找胜利的可能;中局着法紧凑,拚杀猛烈,一方弃子夺先,棋局上几度出现惊骇险恶、扣人心弦、变化极其繁复的场面;双方在残局阶段,经过深谋远虑,反复推敲,终于化险为夷,杀罢成和。总的说来,双方在这局棋中走出了不少妙着,基本上未出错漏,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解放十年来中国象棋技术水平的发展成果。
全局经评选委员们集体研讨评注,并且和李义庭、王嘉良两位棋手交换了意见,由大会裁判员陈培芬参加执笔,原稿由《北京晚报》于1959年10月12日全文刊出;其后,同月15目的《体育报》及1959年11月号的《象棋》月刊先后转载,北京广播电台并曾用电视予以播出。这样的浩大声势,真是当时象棋界的一件盛事,对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与王嘉良弈和后,李义庭积9分,但这同一轮杨官璘又力克孟立国,积分跃至11分,两人的距离进一步拉大,给李义庭最后的赶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李义庭最后一战与扬官璘直接对决,虽然获胜还可以夺得冠军,但这毕竟难度太大了,因为此战该他拿后手,何况对手又是实力强大且棋风稳健扎实的杨官璘。在分析右思考,湖北代表团都认为这一仗兴风作浪的机会甚微。尽管如此,但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有一分希望就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努力,李义庭还是准备在这最后的决战中与杨官璘全力一搏,并盘算好了要用最激烈复杂的斗顺炮迎战。
说来有趣,就在李义庭这边正紧锣密鼓地备战时,杨官璘他们那边也不轻松。虽说杨官璘此战只要弈和即可大功告成,而且他还握有先行之利,但因为事关一枚金牌的得失,广东代表团仍是如临大敌,有人认为,李义庭为保证得亚军,不低于积8分的王嘉良,可能求稳走屏风马。但有人认为李义庭仍会一搏而走顺炮。讨论到最后,还是都同意了后一种说法。于是大家便帮扬官璘研究起顺抱来。等拆好了顺炮,又考虑保险起见,还是把屏风马也演练了一阵,这才放下心来。
激动人心的首届全运会的压轴大戏在25日这一天终于拉开了大幕。杨官璘伸手摆上了他万变不离其宗的中炮,而李义庭则不出意料地以顺炮相迎。两大高手都猜中了对方的心思和套路
顺炮固然是象棋开局中斗争比较尖锐的变化,但如果先行一方稳扎稳打、小心从事的话,后走的人要想大动干戈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若是不顾后果地蛮干,反而会弄得局面不好收拾。杨官璘正是深知这一特点,因此从布局一开始就摆出一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架式,双车巡河扼守要津,再移开中炮飞起中相,把个阵式构筑得如铁桶一般,然后看李义庭到底有何神仙招可以破城。
面对杨官璘的壁垒森严,李义庭还是竭尽全力制造着取胜的机会,在交换了一车一炮之后,他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反先地位,可惜的是对方的城池实在太坚固了,棋局并没发生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李义庭也知道事已至此,不可强为,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大兑子方案,最终双方各余车马两兵仕相全,已是不得不和了。
就这样,杨官璘以5胜2和的不败战绩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富有历史意义的首届全运会的冠军,李义庭与王嘉良则同以3胜4和并列亚军。前三名都保持了不败记录,这在过去的全国赛里,还是从未有过的。
与上一年的全国冠军相比,李义庭这年的亚军在名次上无疑是退了一位,但在体委的领导眼里,全运会的亚军则比一般会国赛的冠车还要值钱。
单纯从名次来说,与去年的全国冠军相比,李义庭今年的亚军无疑是稍显逊色,但因为全运会不同于普通的全国赛,何况这又是开天辟地的首届全国运动会,份量就更增添了一分,在各地体委领导的眼里,当然把这视为了重中之重,所以李义庭现在的亚军所体现出的价值,就明显地胜过了上年的冠军。
前文说过,李义庭在1958年全国赛后就进了湖北省体委运动系,从1960年开始,省市体委开始搞合并工作,合并的结果是一并归市,这样李义庭的关系就留在了市体委。从全运会之后,他的月工资调高到了66.5元,与当时中南地区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的工资一样高。后来,他的工资又涨到了令人艳羡的80多元。他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工资标准,一方面是因为全国冠军,更重要的就是因为这个全运会亚军了。
好事还不仅此。1960年全国评高级知识分子,全湖北省体育系统只有两人荣幸入围,一个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省篮球教练刘贵乙,另一个就是李义庭了。还有一个荣誉更让李义庭看重,那就是他在同年被推选为武汉市政协委员。
所有这些待遇的获得,都让李义庭对党和组织心存感激,他因此而常常抚今追昔,将解放前后棋手的待遇进行比较,不禁感慨万千,深深地认识到了新旧社会使棋手有了天壤之别的人生。他由此而怀着感恩的思想,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此来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
1960年的全国个人锦标赛于10月16日至11月4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届比赛在中国象棋史上具有着非常的意义:其一,首设全国团体赛和女子表演赛;其二,年仅15岁的上海胡荣华“横空出世”,首夺全国冠军,从此开始了其前无古人的“十连霸”伟业;其三,副总理陈毅元帅在比赛期间曾两次亲临赛场观战,最后,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亲自给获得这次比赛优胜名次的团体和个人发奖。
全运会男篮赛程
全运会男篮赛程如下:
全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分为19岁以下组和22岁以下组两个组别。男子19岁以下组的小组赛A组比赛时间为9月18日~23日,U22组的小组赛A组比赛时间为9月21日~26日。
知识扩展:
全运会是中国全国运动会的简称,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通常每四年举办一次。全运会的比赛项目非常广泛,包括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运动项目。全运会不仅是展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舞台,也是促进全国各地区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
全运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自那时以来,全运会已经举办了13届,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运会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国内,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运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体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全运会的组织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各地方体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比赛和活动。全运会的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通常在全运会前一年举行,决赛则在全运会当年举行。
全运会的比赛场馆也是非常出色的,通常包括专业体育场馆、综合性体育场馆和高校体育场馆等,这些场馆的设施和设备都非常先进,能够满足各种比赛和活动的需求。
除了比赛项目外,全运会还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仪式,例如开幕式、闭幕式、文艺表演等。这些活动和仪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体育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互动。同时,全运会还为各个省市提供了展示自己形象和实力的机会,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总之,全运会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之一,也是促进全国各地区体育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关于篮球队
呵呵 确实没有湖北队 湖北篮球不是没有过辉煌,从第3届到第10届全运会,湖北男篮届届打进决赛圈,一次亚军,两次第四。袁战洪、王宗兴、张勇军等湖北球员,都曾是国家队队员。但是1995年中国篮球进入职业化以来,湖北篮球却日渐沦落。上赛季,湖北男篮以青年队出战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无一胜绩,排名垫底。
现状残酷,但希望犹存。张凯、邱彪、代勇、吴伟等一个个湖北球迷熟悉的队员如今正在CBA效力,湖北篮球的底气还在。湖北省篮球管理中心主任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拥有一定的资金,两三年内重返CBA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记者 曾晶
辉煌过去
湖北篮球的黄金一代
这是一个尴尬的反差。2008年10月初,湖北人张凯在NBA殿堂一试身手的同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湖北男篮,却延续着9年没有CBA球队的尴尬。
说起群众基础,省篮管中心主任李健告诉记者:“今年在我这儿正式注册的篮球运动员有2000多人,已经超过田径、足球,成为第一运动了。”近几年,各种3对3、5对5篮球赛以及夏令营在湖北一呼百应,人们喜欢篮球,就像小时候搬个板凳挤在露天影院,眼巴巴地等着影片放映。
“是的,在湖北,篮球底气很足。”提及湖北篮球曾经的辉煌,湖北男篮总教练袁战洪声如洪钟:“从第3届到第10届全运会,我们次次都打进决赛圈,其中拿了一次亚军、两次第四。1980年湖北男篮还夺得全国甲级联赛的冠军!”
上赛季,湖北男篮在NBL排名垫底,但打开联赛官方网站,湖北男篮的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湖北男篮以其独特的“快、准、灵”技战术风格在国内曾威震一时。
“威震一时”,指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谓湖北篮球的黄金一代。1972年武汉篮球队组建,从老资格的男篮队长陈宝珊,到后来的“中锋”穆铁柱,再到以后仰投篮和滞空闻名的“神投手”郭永林以及匡鲁彬……武汉篮球队在上世纪70年代可谓明星荟萃。“那时候武汉和湖北队每周会在武汉体育馆打场比赛,绝对是一票难求。”前资深篮球记者徐峰回忆道。
1975年,武汉队被国家体委评为惟一的模范队,并在全国推广经验;1977年,武汉队代表中国篮球队出访土耳其,湖北篮球达到顶峰;1980年,湖北队夺得全国冠军。
1986年亚运会决赛对阵韩国,来自湖北的“歪把子机枪”张勇军连中四记三分球,帮助中国男篮完成了史上最惊人逆转。但这支称霸亚洲数十年的球队,在张勇军之后却也有20多年没有湖北队员的身影。
尴尬现状
NBL联赛都快没钱打
“我们都希望湖北篮球能进CBA啊。”谈到这个问题,省篮管中心和基层体校教练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袁战洪说,湖北篮球的基础还在,只是缺乏资金,更缺企业赞助,“没有钱,我们怎么搞俱乐部?没有钱,我们只好把张凯他们送出去”。
湖北男篮送出去的,不仅有张凯,还有邱彪、代勇、吴伟、王晶……这些,后来都成为了所在球队响当当的名字。“我们把他们送出去,不耽误他们的前程,他们也都在各自所在球队打上主力。”对于现状,袁战洪也很无奈。
这些向外输出的湖北籍球员,7人中有4人留在东莞新世纪,其中就有曾在国王试训的张凯。“我们与东莞达成了默契:球员给他们,但全运会必须回来为湖北效力。”李健说道,这也是在现阶段“没有办法的办法”,“好歹算是为湖北篮球保存了一丝希望的火种”。
2005年十运会,湖北男篮将这些在CBA效力的湖北球员召回,并夺得了第十名,在全国属中上游水平,按球队总教练袁战洪的思路,“那支十运代表队,再配上个把外援,估计即便是在CBA,实战成绩也不会太差,至少不能像1999赛季的“怎么上怎么下”。
说到1999年湖北男篮在CBA的“一年游”,那是因为奥神合并风波,当时正处于甲B第三的湖北男篮幸运晋升CBA,“但由于美尔雅赞助款项不到位,以及球队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很快就降级了。”张凯回忆道,当时他在队中一分钟上场时间也没有。
而自1999年之后,湖北男篮就与CBA渐行渐远。上赛季,湖北男篮以青年队为班底,征战NBL联赛,排名垫底。“预赛阶段是赛会制,我们还有钱去,输了就输了,真要打进决赛圈,恐怕连主客场的费用都没有。”李健说。
憧憬未来
CBA梦想并不太遥远
10月中旬,记者来到洪山体育中心篮球馆,见到湖北队主教练王廉洁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着一群身材高大的运动员。
据王指导介绍,这批队员是十运会以后从湖北省各市体校选拔过来的,他们几乎都是1990年左右出生的运动员,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目前23个球员有5个人的身高在2米以上。“又有两个好苗子被CBA球队看中,你说我怎么办?给别人吧,我们自己没队员了,不给吧,耽误这些苗子成长。”一旁的省篮管中心主任李健很是头疼。
现阶段,由于湖北篮球没有俱乐部,所以所有的苗子都是从各地、市选拔上来的。“虽然现在篮球的注册球员越来越多,但我们由于没有自己的俱乐部,所以这些孩子很难通过正规的梯队一步步成长。你看现在很多CBA俱乐部都已经开始建立第三梯队了。”李健主任为湖北篮球的后备力量感到担忧。
不过,让篮管中心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各种篮球比赛仍在省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至少可以说明篮球依然是人们爱好的项目。
“谁都希望湖北篮球能进CBA啊。”谈到篮球,曾经与王非同是八一队球员的李健主任,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下一步我们除了踏踏实实地训练,也会试着给省内的企业发送邀请函。”
当记者问到湖北队什么时候能再重返CBA时,李健主任思考许久后说道:“这真的不好说,要建设一支CBA球队,涉及到很多方面,CBA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比如说资金,有了资金后要考虑俱乐部的经营,基地的建设以及球员的训练计划。”
“是不是有了足够的资金就可以打CBA了?”记者问。李健答道:“不能这样说,先前我说的那些也是需要筹划的,但资金是前提条件。没有钱,后面的事就连想都不用想了。不过,现在CBA越办越红火,我相信一旦有资金注入,湖北的CBA梦想就有希望在几年内实现。”
篮球运动在湖北各大高校开展得非常红火,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一直是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强队,2004年华中科大还得过CUBA全国总冠军。在湖北的高校篮球队中,涌现了殷智勇、王晶等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球员,他们甚至直接从CUBA晋升CBA,获得了参加职业联赛的机会。
那么,湖北篮球有没有可能由一个高校组建一支篮球队,通过CUBA再然后是NBL,进而加盟CBA呢?对此,省篮管中心主任李健表示:“这并非没有可能,像华中大、武汉理工这样的大学,学校场馆已非常出色,而且由于是高校,在招收球员方面有一定优势。”不过,CBA新的准入制要求每个俱乐部必须有注册资金2000万,每年投入资金至少几百万,一些大学在经营方面有一定困难。李健说:“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收到任何一个高校希望搞职业篮球的申请。”
出路二:借壳进入
借壳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非常常见,CBA却没有先例,但从CBA准入规则上讲,并非没有机会。如果真有俱乐部愿意将CBA的壳让给武汉,或者有球队愿意将主场迁至武汉,那么湖北篮球有望在一夜之间拥有自己的CBA球队。像广东,目前已有五支CBA球队,他们会不会有人愿意到湖北发展企业呢?
省篮管中心主任李健告诉记者:“我9月份刚去篮协开的会,中心主任李元伟多次说,希望CBA能够辐射更多的省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我们私下里也问过一些广东俱乐部的老板,但人家在广东玩得挺好,一句话就把我顶回来了,‘我为什么要去武汉啊?’”李健说:“能借到壳当然最好,不过湖北篮球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夯实自己的基础。”
出路三:企业赞助
上个月,武汉光谷队退出中超联赛,这也让李健有了些想法:”光谷搞一年足球,用了6000万,这些钱即便是CBA广东宏远这样的超一流球队,也够用好几年的了。现在CBA越办越红火,宏远已经开始赢利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投身CBA,相信假以时日,也会有湖北企业投身NBA。“
李健透露,也有一些大企业问过搞CBA要多少钱,要篮管中心做预案,“但我没法子告诉他们,搞CBA搞篮球俱乐部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你今年投资,明年就想升入CBA,这怎么可能?我也不能打包票啊。现在搞俱乐部搞职业化,是要有五年、十年规划的,我们湖北篮球不能像1999年那样,上一下就又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