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运会主办方有哪些-历届奥运会主办方
1.细数历届奥运会,拿下奥运第一金的项目,为什么都是射击呢?
2.请告知历届残奥会的年份和举办地及中国参加历届残奥会的概况?谢谢!
3.奥运吉祥物评点
4.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什么?
5.请问历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在奥运会后的场馆利用哪个城市或国家做得最好呢?北京现在的后奥运场管利用
细数历届奥运会,拿下奥运第一金的项目,为什么都是射击呢?
世界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策划,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当时的奥运会当中只含有九个项目,其中一个就包括射击。射击被列入竞技项目之前,欧洲就有不少国家已经成立了有关射击的协会组织。此外,射箭在各个国家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而随着后续军事训练活动的开展,射击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国家的军事训练体系当中,射击的大众接受度很高,因此列入奥运会项目中,是非常合理的。那么为什么射击能作为奥运当中的首个项目呢?
相较于其他项目来说,射击的赛程是比较短的,这是射击项目能够放在首个项目位置的另一原因。一般来说,射击项目只有资格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排位,第二阶段直接就可以决出金牌的归属。
拿东京奥运会的射击比赛赛程安排来说,一般都是上午开始资格赛,下午就开始决赛,仅仅一天就完成了一整个项目,对于全国选手共同较量的奥运赛事来说,这个速度堪称神速。耗时短的特点,进而又可以节省整个赛事在人力与物力上的开支,这么听起来是不是十分划算?
对于观众来说,射击规则简单、结果直观,又兼具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与此起彼伏的悬念。而从举办方的角度来说,射击开展起来的门槛很低,开展相对来说非常容易。此外,由于射击所具备的古老传统,这个项目已经充分大众化,对于不太关注奥运会的观众来说,比较容易引起关注的兴趣,而更多的被关注,主办方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还能充分点燃观众对赛事的热情,的确属于一个良性循环。
请告知历届残奥会的年份和举办地及中国参加历届残奥会的概况?谢谢!
1960年罗马残奥会
1964年东京残奥会
1968年特拉维夫残奥会
1972年海德堡残奥会
1976年多伦多残奥会
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
1988年汉城残奥会
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
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
2000年悉尼残奥会
2004年雅典残奥会
中国参加历届残奥会的概况
1984年英国斯托克曼德维尔和纽约残奥会
本届残奥会在欧洲和北美两地举行。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残奥会就是在美国纽约索纳县举行的第七届残奥会。北京盲人女运动员平亚丽获B2级别的跳远金牌,实现了中国参加残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中国代表团派出24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和乒乓球3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24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13枚、铜牌9枚,在金牌榜上名列第23位。
尽管只有短短4个
月的准备期,本届残奥会仍然获得了成功。不过,四个国际残疾人单项体育联合会一致认为,今后的残奥会应在同一地点举行。
1988年汉城残奥会
中国共派出43名运动员参加了这届残奥会田径、游泳、乒乓球和射击4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44枚奖牌,其中金牌17枚。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排名上升至第14位。本届残奥会也是一届开创了残奥会历史的运动会,主办方为残疾人运动员首次提供了与奥运会运动员相同的设施和场地来进行比赛。
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
为了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本届残奥会组委会对运动员的参与设置了严格的规则,以减少参赛运动员的数量。尽管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它简化了比赛过程,同时提高了竞争水平,也让不同的残疾人士能参加同一个项目的竞争。中国代表团有24名运动员参赛,夺得11枚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金牌榜排名升至第12位。
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
在残奥会历史上,这届残奥会第一次有智力残疾与肢体残疾运动员同时参加,包括了脊髓残疾、脑瘫、截肢、视觉障碍以及有其他残疾的运动员。中国派出37名运动员参加了6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16枚金牌,金牌榜排名升到第九位。
2000年悉尼残奥会
本届残奥会的体育比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18个项目中决出了550枚金牌,并诞生了300多项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
中国代表团的参赛运动员达到87名。他们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射击、举重、盲人门球、盲人柔道等项目的比赛,共获得34枚金牌、22枚银牌、17枚铜牌,在金牌榜上升至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女子举重在本届残奥会上第一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的边建欣和埃及的奥马尔两位女选手夺取了头两枚金牌。
2004年雅典残奥会
中国代表团的20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届残奥会11个大项的比赛,最终以63枚金牌、46枚银牌和32枚铜牌的成绩跃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在这届残奥会上,女子柔道和坐式排球第一次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在决赛中战胜了荷兰队赢得冠军。荷兰是坐式排球发源地。
在闭幕式上,国际残奥委的新标识正式公布。象征着为残奥会运动员取得杰出的运动成就创造条件、激励和鼓舞世界的三色带旗帜在雅典升起。
奥运吉祥物评点
北京终于公布了奥运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一组福娃造型的玩偶。一天下来,网上赞的贬的可谓旗鼓相当,难分伯仲,这倒也正在情理之中。俗话说众口难调,无论设计出怎样一种吉祥物,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无所谓。民族化的,有人会以为太土;西洋化的,有人会以为崇外;太抽象了,有人会说这是什么东西?真写实了,有人又会讲缺乏象征意义。呵呵~~任何事不会有最同一的一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欣赏品味,除了那一口每时每刻要吞吐的气。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或许这句话才是真理。历届奥运的主办方,拿出来的吉祥物,无一不是所办城市或者国家的本土宠物。咱中国举办这一届奥运会,自离不开中国特色的吉祥物。所以这组扣着奥运五环的“贝晶欢迎妮”,似乎是以江苏无锡泥娃娃“大阿福”为基础,加上农民年画的色彩,再添上些北京奥运思想及口号如“人文”,“环保”的内涵,组装出来的。有了这种设计理念为基础,大约再好的设计者,也只能做出这几个造型来了。简约的、现代的、抽象的图案,自无法承担和体现这个总的设计指导思想。
就咱们当前这个现代社会来说,要想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又符合现代潮流的东西,恐怕很难。设计的东西虽只是个符号,但它一定要来源于生活,也一定自然而然地体现当代大多数人的文化印记和审美趋向,再高明的设计者也离不开这条。否则曲高和寡,就是失败。再说这个东西是要卖出去赚钱的,与会徵那个不尽相同。会徵可以设计得别致一点,非大众化一点,而吉祥物则不行。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徵设计得过于阴柔了些,缺少了阳刚之气,现在用大阿福这种充满民间热闹的形象来给08北京奥运添些活力,个人以为很好。
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大红大紫、贵黄艳绿这种色彩,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简约明快柔和的色彩,我同时以为这五个玩偶用来做塑料充气玩具或许会色彩明艳,而用作毛绒玩具时,便有些暗然,但也没法找到更好的东西可以取代之。或许这是处于“大众化”与“精英化”文化夹缝里的一种现象罢?不过既然设计者瞄准的目标是“30亿儿童”,那么咱也无话可说了。咱不能代言儿童的兴趣喜好,咱也不能代表外国运动员的兴趣喜好,咱只能代表自己一个人。所以对于这五个吉祥物,咱其实正属“无所谓好坏”者之一族。
以现在外人对咱中国民族的东西的兴趣来说,如无锡泥娃娃“大阿福”、如杨柳青农民年画,似都属较为“抢手”的东西。从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来讲,如果跑到一个地方没发现这个地方特产的物品,只有满世界与家里一样的纪念品,自会很扫兴。象我们跑到美国去玩,却发现只有中国泥娃娃这样的产品可带回来,是不是很没劲?同理,参加奥运会的外国朋友跑到中国来如果让他们买西方自己一样的物品,他们也不会有兴趣购买。从这个角度看,“本土”的,才是最好的。而本土里那些最民族的,更是“好上加好”。
是的,这次吉祥物确实有“龙的遗憾”。作为一个以“龙的传人”自称的民族,在这样的大型运动会上,竟不敢以“龙”自据。说什么“龙太严肃”,这不是理由。以前有个“小龙人”的造型,不是并不那么张牙舞爪,不是同样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和喜爱么?面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咱不应该将龙打入冷宫便以为万事大吉了。要“韬晦”,也不应该是这样来做地。只有勇敢地畅开胸怀,自信地让一切透明起来,即使别人暂有疑虑,也会慢慢化解的。逃避不是最佳方案,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承诺,才是正理。
回答者:兵器 - 举人 四级 11-20 10:51
--------------------------------------------------------------------------------
我同意上面人的答复
回答者:sc99021111 - 魔法学徒 一级 11-21 09:19
--------------------------------------------------------------------------------
在设计思想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首次把动物和人的形象完美结合。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有三种思路,一是以举办地受到喜欢的某一种动物为原型进行创作,如汉城奥运会的虎等;二是从举办地古老文化的原始元素中提炼加以演变而成,如雅典奥运会的雅典娜和费沃斯;三是完全创新的形象,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科比”。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则是首次把动物和人结合起来,强调了以人为本、人与动物、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创作思路上是全新的。
在设计理念上也有突破,首次把奥运元素直接引用到吉祥物上,如火娃的创意来源于奥运会圣火,激情四溢的圣火娃娃更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在吉祥物的设计应用上,更加突出了延展使用上的个性化。这组奥运会吉祥物的一大特点是五个吉祥物的头饰部分,可以单独开发出来,运用更为广泛,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不同的头饰,戴在头上,活泼的孩子也成了可爱的吉祥物形象,互动性大大增强。
在数量上,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也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多的一次,达到5个。之所以选择5个,并非原来就打算突破历届奥运会吉祥物数量上的纪录,而是在征集、修改和创作中,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仅用一两个形象完全不能够承载需要表达的理念和愿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以被列为6个修改方案之一的拨浪鼓为例,在修改阶段光韩美林就从民间等各种渠道收集到上百种样式各异的实物,其中许多造型都非常有特点。另外像虎、龙等方案也一度割舍不下,但不可能具有中华文化典型意义的形象都选,只能从中选择符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理念与特点,能够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残奥会会徽(中国书法)等特点一致的作品,形成视觉景观上的整体性。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地广大群众对吉祥物充满热情的期盼。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一组“福娃”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会梦想,把祝福送到世界的四面八方。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什么?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
一、运动会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1、1894年06月23日,当被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2、1998年,著名的《生活》杂志刊载了历史学家精选的过去千年中最重要的1000个事件和人物,1896年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壮举也跻身其中,被誉为千年盛事之一。
3、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
4、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奥运会与足球世界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
二、申办流程
1、由申办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国际奥委会在奥运会举行的前8年即开始招标,并规定明确的截止日期。意欲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须在此日期前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申请报告必须经本国奥委会的批准,并由该国政府签署表示支持。如果同一国家有两个以上的城市拟申办,由该国奥委会从中确定一个。
2、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提出申办的城市进行初步筛选。
3、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对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国际奥委会和负责奥运会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发出对申办城市各种条件进行调查的有关表格和问卷,这些问题非常具体而详尽, 涉及到举办奥运会的各个方面。
评估委员会会亲自赴各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的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呈交国际奥委会,发放给每一位委员,作为委员在最后的全会表决时的参考依据之一。
4、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确定举办城市。
5、国际奥委会与举办城市签约。
三、奥林匹克宣言
1、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男爵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的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成立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一篇精彩演讲。他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这个内容极其丰富、热情四溢的历史性演讲,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宣言》。
2、1914年,欧战爆发。这份演讲稿在战乱环境中未能公开刊登,顾拜旦只能悄悄地把它藏匿起来。1937年,顾拜旦因心脏病急性发作去世,那份曾经令人振奋和激动的宣言,随着演讲稿的不知去向,也似乎渐渐被遗忘。达马侯爵为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传播的唯一权利人。
3、2008年01月02日,为纪念顾拜旦诞辰145周年,中、法、英3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全球首发庆典在北京举行。在《奥林匹克宣言》手稿遗失百年后,在中国进入奥运年时,经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和版权所有人法国达马侯爵同意,文明杂志社全球首次出版发行了中法英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
四、奥林匹克的标志
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1、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有蓝、黑、红、黄、绿5种颜色。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2、《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会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3、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两环。
4、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奥运匹克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扩展资料:
历届之最
1、最混乱的奥运会
1900年在法国 巴黎,第2届奥运会与?法国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除赛会安排失当外,大多数选手在比赛结束后才获悉自己参加的是奥运会而不是博览会,奇怪的是射击冠军甚至在比赛结束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冠军。
2、最漫长的奥运会
1908年在英国 伦敦举办的第4届奥运会的比赛哨声早在4月27日就已吹响,直到10月31日才闭幕,前后6个多月时间,是历届奥运会时间最长的一次。
3、最浪费的主办国
1976年在加拿大 蒙特利尔举办的第21届奥运会全部经费约为15亿美元。主办方规划出的奢华场馆最终为城市带来8亿美元以上的斥资,在奥运会开幕时这座体育馆还未完工。
因造价猛增开支过大,原计划尚未实现已造成了八亿美元以上的赤字,市政府不得不让市民缴纳“奥运税”。蒙特利尔奥运会是最浪费的一次奥运会,也是首次出现市民缴纳“奥运税”的奥运会。
4、花费最多的奥运会
花费最多的1980年在前苏联 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据报道,原苏联为主办这届奥运会,总耗费92亿美元。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纪录数字。这届奥运会使菲科体育场馆有了极大的发展。
据统计,大型体育场从原先50多个增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个,体育馆由1300多个增加到了1600多个……与此同时,还整合了城市建筑,改善了交通运输网。
百度百科-奥林匹克运动会
请问历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在奥运会后的场馆利用哪个城市或国家做得最好呢?北京现在的后奥运场管利用
(一)雅典奥运会前后希腊总体经济状况变化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总体费用超过100亿欧元,大大超出了先前46亿欧元的预算,是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支出最多的一届。而2004年希腊的国家财政赤字也随之增加并继续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超过了欧盟《稳定公约》的规定。巨额超支影响了希腊在奥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2005年希腊的经济增长因此下降至了9年来的低点。希腊副财长佩屈斯杜卡斯明确表示,“短期内”举办奥运会的成本不可能收回。希腊人为了奥运会可能要背负近10年的债务。
(二)悉尼奥运会前后澳大利亚总体经济状况变化
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获得了63亿美元的收益。赛前新南威尔士州GDP增长最快,奥运会当年并没有实现最高增长率,奥运后增长率出现了小幅下滑的趋势。在筹备奥运的前四年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尽管个别年份略有波动,但增长的平均幅度大大高于1996年以前的水平。赛后投资不仅大幅下滑,而且出现了负增长,2002年以后才逐渐恢复,2003年投资增长率回升到10%,恢复至了赛前的状况。但是在2004年之后,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已经不再吸引任何人,却继续对纳税人造成沉重的负担。只是借助每年2680万欧元的津贴,这些场馆才能继续开放。由于负债130万欧元,超级圆顶体育馆的股东们不得不进行了资产变卖。不过,在奥运会举行期间,由于上座率达到了91%(由此带来了4.88亿欧元的收入),并且奥运会衍生产品销售情况非常好,所以奥运会主办方成功地收回了开支。
(三)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后佐治亚州总体经济状况变化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举办地—美国佐治亚洲带来的总效益为51亿美元。但相对于巨额的支出来说,还是出现了几千万美元的亏损。奥运会前后佐治亚洲GDP的增速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从经济结构内部来看,受奥运影响幅度较大的产业部门如酒店和交通业波动较大。酒店业、建筑业以及交通市政设施等部门赛前增速较快,并在奥运年实现了最高增长率,在奥运结束后的头一年增速放缓,尤其是酒店业在赛后出现了负增长,1998年以后虽然开始恢复,但增长率明显低于赛前的水平。
(四)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后西班牙总体经济状况变化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Catalonia) 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由于奥运会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巴塞罗那市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巴塞罗那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和欧洲的水平,被誉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之一,人均GDP已经达到2万美元,超过西班牙和欧洲的平均水平。从西班牙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看,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在奥运会前增速比较平稳,在奥运会前一年实现了最高增速,奥运年反而增幅减小,奥运会后逐渐恢复,但略低于赛前的增长水平。投资一直波动很大,总体上赛前的增长水平较高,从1991年开始投资出现负增长,奥运会后跌幅更大,1994年以后才逐渐恢复,但这种变化与整个欧洲经济不景气密切相关,不完全是由奥运因素造成的。
(五)汉城奥运会前后韩国总体经济状况变化
按照韩国官方说法,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韩国带来了22亿欧元的收入,创造了3.4万个工作岗位。但是,总体费用支出也突飞猛涨(仅体育设施一项就耗费了10亿欧元)。由于汉城奥运会的重要场馆和基础设施等大规模的投资活动在奥运会举办前两年已基本完成,奥运会年经济增长速度稍有放缓,赛后的前两年未出现“奥运低谷效应”,经济增长略有提速, 1991年后经济增长逐步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增速约在八个百分点左右。1985年至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另外,韩国利用汉城奥运会成功提高了本国企业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同时韩国的国际形象也由一个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开放的国家。汉城奥运会不仅为韩国带来了3亿美元的盈利,而且也使韩国经济得以顺势快速发展。目前,韩国和现代等N多的企业仍在继续利用奥运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六)长野冬季奥运会
1998年日本举办长野冬季奥运会,政府花费了190亿美元建造高速火车和滑雪跑道等设施。奥运会后,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了长野经济的大衰退。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11家企业宣布破产,下降速度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在奥运经济史被称为“长野后奥林匹克衰退”,这与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后的“日本奥运景气”,一起成为了后奥运效应最有名的的正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