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足球联赛外援-瑞典足球队大名单
1.AC米兰历史上的3个最强瑞典人?
2.15赛季贵州茅台球队新外援是谁
3.欧洲足球技术特点
4.你觉得足坛中最完美的双前锋是哪一对?
5.甲A联赛的最佳外援是四川全兴的马麦罗吗?
AC米兰历史上的3个最强瑞典人?
1950-51赛季意甲冠军 诺达尔——34球 利德霍尔姆——13球 格伦——9球
2007年11月5日,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葡萄酒庄“波希米亚别墅”中,85岁的瑞典传奇球星利德霍尔姆辞世,他是上世纪50年代AC米兰的“Gre-No-Li”瑞典三叉戟中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Gre”(格伦)71岁时在家中的沙发上读书时去世,“No”(诺达尔)74岁时在撒丁岛度假时离开,“Li”(利德霍尔姆)坚持到了最后,也是三个人中成就最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甲重新恢复。1947年,为了提高联赛质量,意大利足协重新开放外援政策,AC米兰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瑞典三叉戟时代。1949年1月22日,是AC米兰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1948年奥运会夺冠的瑞典队中的诺达尔三兄弟中的老三——冈纳·诺达尔正式加盟AC米兰。他身高1.74米,体重92公斤,强悍的体魄使得后卫闻风丧胆难以阻挡。他的单场进球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0.875个。在米兰队他一共效力8个赛季,合计打进210个球。诺达尔先后5次穿上联赛金靴,1949-50赛季创造的38场联赛进35球的纪录至今无人可敌。
在诺达尔的说服下,他在瑞典队的队友利德霍尔姆和格伦先后加盟,三叉戟终告形成。诺达尔突前,利德霍尔姆和格伦在他身后支援。利德霍尔姆的传球精准,很少出现失误,他们三人联手在1950-51赛季为AC米兰拿到了1907年后的第一座联赛奖杯。不过瑞典三叉戟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1953年,格伦转会去了佛罗伦萨。1956年,诺达尔转会罗马,瑞典三叉戟仅留下了利德霍尔姆。他也成为了对米兰影响最深远的人,无论球员时代,还是教练时代。
利德霍尔姆一直坚持到1961年自己39岁时才结束球员生涯。退役后,利德霍尔姆立即成为AC米兰1960年代功勋教头罗科的副手。此后,他作为主帅在AC米兰、罗马、维罗纳和佛罗伦萨等俱乐部执教。虽然仅仅赢得了1978-79赛季(AC米兰)和1982-83赛季(罗马)两次联赛冠军,甚至在贝鲁斯科尼入主米兰后不久就被解雇了,但他培养了巴雷西、马尔蒂尼等球星,并影响着从萨基到卡佩罗,再到安切洛蒂时代的米兰足球风格。
1976年,卡佩罗被从尤文图斯交换到AC米兰;当时球队的主帅正是利德霍尔姆。卡佩罗后来说,自己就是在瑞典人手下学会了如何做一名足球教练。安切洛蒂球员时代的第一个恩师也是利德霍尔姆,但与卡佩罗不同的是,安切洛蒂从瑞典人那里学会了的是如何踢球而不是执教。所以卡佩罗和安切洛蒂的执教理念并不完全相同。
15赛季贵州茅台球队新外援是谁
贵州茅台通过官方网站宣布签下三名外援:来自马尔默的攻击手马格纳斯埃里克森、来自阿特维达堡的巴西前锋里卡多桑托斯和来自庆南fc的韩国后卫朴柱成。
同时贵州茅台宣布了三名外援的球衣号码,埃里克森将身披米西莫维奇留下的10号球衣,桑托斯将身穿9号战袍,朴柱成则获得了27号球衣.
马格纳斯埃里克森,出生于1990年4月8日,现年24岁,可以出任中锋、边锋、前腰等多个位置,是一位前场多面手,并入选过瑞典国家队,身高1.79米.2013赛季,埃里克森加盟瑞典马尔默俱乐部,在2013赛季瑞超联赛中,马格纳斯埃里克森攻入11球,并取得14次助攻,收获当赛季瑞典联赛助攻王称号,2014赛季出场30次打入5球并有7次助攻.在刚刚结束的2014-2015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埃里克森代表马尔默参加了小组赛全部6场比赛.
里卡多桑托斯,出生于1987年2月13日,现年27岁,身高187cm,2007年从巴西登陆欧洲足坛,一直在北欧联赛踢球,效力过瑞超的卡尔马、阿特维达堡、尤尔加登以及挪威的桑恩达.2014赛季,阿特维达堡获得瑞超第8名,桑托斯出场29次打进17球摘得银靴.
朴柱成,韩国国籍,出生于1984年2月20日,身高1.83米,体重84公斤,司职左后卫或中后卫,朴柱成曾经入选过韩国国青队、韩国国奥队以及韩国国家队.
欧洲足球技术特点
英国足球的特点其实是最靠身体吃饭的所谓难听的叫粗野好听的叫爷们,法国足球其实之前是齐达内的特点优雅,意大利一直就是个防守的强国,比如说俩人打架,意大利是那个上来就先挨几下打再找机会打别人的,德国快速反击,长传冲吊,拼身体拼毅力,最近脚下活越来越细,荷兰足球最起先的说法是全攻全守,后来。。葡萄牙之前是菲戈,哲科,现在是c罗,纳尼,应该越来越个人化了,西班牙,这个球队从这届世界杯上看怎能一个老谋深算了得,另外球员的脚下技术和团队配合真是没得说
你觉得足坛中最完美的双前锋是哪一对?
不算上古大神柯奇士和普斯卡什,也不算贝利和加林查,就说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至今,心目中只有“Ro-Ro”组合,那就是罗马里奥加罗纳尔多,老罗+大罗。其他组合真心弱爆了。
特别有说服力的就是1997年,30岁的罗马里奥依然有超强的突破能力,那时的罗纳尔多21岁,正是鲜衣怒马、脚下生风的巅峰期,已经在巴塞罗那踏平了几乎大半个欧洲。两人的配合,在当年法国四国邀请赛上经受住了三支欧洲顶级强队的考验,单纯对后卫线的进攻效果来说,用“吊打”这个词都不为过。
齐达内和德尚领军的法国,拥有卡纳瓦罗、科斯塔库塔、马尔蒂尼的意大利,英格兰三杰希勒、谢林汉姆、加斯科因如日中天,非常遗憾的是,这些人在“罗罗组合”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罗马里奥的长程冲刺能力虽然在30岁的时候有所下降,但在禁区内的支点作用依然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独狼的过人、原地启停和摆脱,摆在所有防守球员面前长达四年,从1994年世界杯到他“三十而立”,还是无人能敌。罗纳尔多的有球能力只会更强,中长程的突破和摆脱几乎就是所有球员的上限,只要进入对方半场即吸引到多名中场防守队员,那时罗纳尔多体能极好,巴西队需要防守的时候,他会回到本方半场来夹防,只要断球就起速,只要起速基本就摆脱,意英法三支球队的中场防守队员和后卫,半场防守态势下对他只有一个办法——在他不起速的时候立刻拉拽。
当时对背后铲球的判罚已经逐渐严格起来,但高水平球员的防守,不到万不得已或者预判正确的情况下很少放铲,贴身时拉拽球衣就非常有效。第一不让你启动加速,第二又不让你摆脱,第三这样的动作又够不上吃牌,所以21岁的罗纳尔多在英格兰首席前锋希勒连拉带拽之下也很恼火。可是不拉拽你又没别的办法,一旦让罗纳尔多提速冲刺到禁区弧顶一带,两个人都不一定防得住,再加一个罗马里奥,这球基本就不用踢了。当时里瓦尔多还没爆发,莱昂纳多穿着巴西队10号,替补席上已经坐着德尼尔森、埃德蒙多和德贾明哈,要不是巴西中场防守因年龄大而退化,给了三个对手大量防反的机会,四国邀请赛就是巴西一挑三的天下。
罗马里奥没有了四年前从中场一条龙带球冲向禁区的神勇,因为这个工作由罗纳尔多来完成了,他可以把大量的体能用在禁区外策应,以及大禁区内——特别是两个肋部的进攻。独狼平常的节奏是慢的,突然爆发式的启动加快,对方后卫完全适应不了,整个防守线立刻就被撕裂,而罗纳尔多的节奏一直是快的,而且还能不断往上提,前卫线扛不住,后卫线同样受不了。
四国邀请赛当中,最好看的两场就是巴西对法国、巴西对意大利,因为防守压力太大,第一代野兽之称的卡伦布因伤被维埃拉换下,雅凯在经历了一个喘不过气来的上半场之后,下半场战术上只能和巴西互爆。德尚和德塞利赛后接受采访都表示过,防罗马里奥如果提前贴身,还勉强跟得上他的速度,但防罗纳尔多无论如何一个人根本跟不上。法国的防线没被当场打爆,要归功于门将巴特斯开了天眼。
罗马里奥和罗纳尔多的空位传跑配合,一下子就能撕开对手整条后卫线。独狼意大利禁区内连过四人把比分扳成3:3的进球,就是罗纳尔多禁区线上的横传。这两个人的小技术好到无话可说,假动作从头做到尾,判断晚一点、伸脚慢一点,就要吃犯规,真心是无解的锋线组合。
可惜,真的很可惜,98年世界杯前夕,罗马里奥“因伤”被扎加洛弃用,我当时特别希望看到Ro-Ro组合是怎样吊打全世界的。太遗憾了。
如果是“双前锋”组合,我还是最看好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组合,虽然他俩一生只合作了两场比赛,但不得不说,两人的球风真是天生兼容。 那是1998世界杯抽签纪念赛,国际足联组织了一场欧洲明星队PK国际明星队的对抗,欧洲明星队由齐达内领军,加上克鲁伊维特,耶罗,科普克和勒克图什等球星,南美明显队则是有大罗和巴蒂组成双前锋。 比赛开始后,变成一边倒的局面,罗纳尔多和巴蒂互相助攻,双双梅开二度,大比分吊打齐达内的欧洲明星队。大罗巴蒂默契十足,既有接对方秒传后跑出单刀,也有接对方横传直接抽射。 当巴蒂出现在禁区内的时候,罗纳尔多可以在他身后做球,但罗纳尔多突前千里走单骑的时候,巴蒂可以伺机寻找远射机会。罗纳尔多弥补了巴蒂脚下活不够细腻的弱点,巴蒂弥补了罗纳尔多高空球一般的短板。加上两人共同具备的抢点意识和冲击力,在足球场上真的是无解。 可惜巴蒂无心豪门,他和罗纳尔多也只在这样的纪念赛上合作过两场,还有一场是意甲百年纪念赛,两人代表意甲外援队出战,此后两人再也没有合作机会。不知道在梅西C罗退役之前,咱们能否见证一场梅罗双骄的合作?欢迎一起讨论。
在世界足坛,前些年4231大行其道,近些年3中卫、433等阵型也在各领风骚;但无论是4231,433,3中卫也都表明,很多球队采取了一个中锋的策略;即便尤文这种曼祖基奇在前,C罗也在场,随时可以变阵双中锋,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尤文也没有踢双前锋;因此谈及完美的双前锋组合,就需要把时间往前推10年,甚至是20年以及更久。在我看来,世界足坛 历史 上最好的双前锋组合都是巴西人,且有两组。
第一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罗罗组合”,罗马尼奥+罗纳尔多。如果说94年贝贝托+罗马里奥的组合完全是倚仗速度,靠罗马里奥个人能力拿下强强对话,那么速度更快、且对抗能力出色的罗纳尔多出现以后,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巴西队的战术打法。要是双方拉开了打,无论是罗马里奥还是罗纳尔多在当年都是挡不住的;而在阵地进攻中,如果说罗马里奥是矮个中锋的代表,那么罗纳尔多的身材和对抗能力决定了,他也可以时不时当强力中锋来使用。97年夏天的法国四强赛,是罗罗组合的巅峰,英格兰、法国、意大利这三家的后防球员,一个个拉出来看也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但是马尔蒂尼、德塞利、布兰克们愣是被罗罗组合打成了筛子。 当罗马里奥在前面背身拿球,就可以原地摆脱,往禁区推进,有了空间的罗纳尔多跑起来对方根本就追不到时,防守球员只能连拉带拽才能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如果这个进攻组合可以顺利出现在98年夏天的法兰西,或许世界杯冠军根本就不存在悬念;然而罗马里奥因伤最后被扎加洛给拿掉了,这同样是导致巴西队进军之路一路跌跌撞撞的主要原因;当然考虑到最后那场决赛,巴西队全队在比赛前后都表现出极不正常的状态,或许就算罗马里奥在,那一年他们也拿不了冠军。
而在之后几年,罗马里奥的状态保持的非常好,因此在韩日世界杯预选赛,巴西队遭遇大麻烦时,他又被招了回来,为巴西队顺利进军世界杯立下大功;但是在那届预选赛中,罗纳尔多在高挂免战牌,所以罗罗组合并没有出现;当罗纳尔多回到国家队时,罗马里奥又跟时任巴西队主教练斯科拉里干起来了,斯科拉里给罗马里奥下了封杀令。即便后来巴西全国为罗马里奥情愿,罗马里奥也道歉了,但倔强的斯科拉里拒绝了罗马里奥,罗罗组合吊打世界的画面未能实现也注定成为了一大遗憾。
但是当年之所以斯科拉里敢顶着巨大压力不带罗马里奥,很大程度上在于,除了罗纳尔多外,他手下还有一个靠谱的前锋,那就是里瓦尔多。如今回顾巴西队2002年的登顶之路时,他们的进攻线被外界习惯性的称之为3R,但很显然在3R组合中, 当年的小罗跟两位大哥相比,无论是实力还是在球队中的作用都相去甚远,而里瓦尔多在当年也是至少可以排进世界前五的球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斯科拉里当年对于里瓦尔多的依赖性是要大过罗纳尔多的。而在巴西队的进军之路上,在半决赛之前,基本上是看着里瓦尔多扛着往前走。
正是因为里瓦尔多的状态也非常的出色,其实打到了最后,当各队对于里瓦尔多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罗纳尔多时,其实也给了罗纳尔多的爆发创造出了更大的空间。而从特点上来说,里瓦尔多不是罗马里奥那种习惯于长驱直入的类型,但里瓦尔多的技术特点其实比罗马里奥更为全面,他的进攻组织能力和得分能力,都是顶尖的;他的射程比罗马里奥和罗纳尔多更远,他的射门力度、角度、弧度、技术运用的选择,调整中寻找空间和抗干扰的能力也都是顶级的;特别是他的左脚射门力量非常恐怖,不用助跑,原地起脚就可以打出一脚势大力沉的远射,因此如今我们再回看里瓦尔多的进球集锦,大家会发现,他的进球是什么招数、什么角度、各种脚法、各种射程都有。也正是因为里瓦尔多的技术动作太合理了,防守球员很难去预判他的动作,也同样会让队友也赞叹不已,罗纳尔多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一定要超过里瓦尔多,证明自己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
正是因为当时巴西队有两个单兵能力,可以在当时排进世界前五甚至是前三的球员,再加上进军之路确实没碰到什么强手,他们极为顺利的在2002登顶世界之巅。但还是那句话,虽然进攻组合是3R,那真正让人觉得恐怖的是位置更靠前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或许他们也是国际大赛中,最后一对让人觉得闻风丧胆的锋线配置了。
在众多双前锋的组合里,哥舒唯独喜欢“因扎吉+维埃里”IP!
哥舒是一个传统的人,内心对于新奇的改变并不欣赏,比如,我更喜欢4-4-2的阵容,更喜欢“高+快”的锋线组合,更喜欢球队拥有一个清道夫的角色……
关于最完美的双前锋,我的推荐是:因扎吉+维埃里的意大利组合!
我是意大利足球的拥趸,这一点,我一点都不掩盖,当年的意大利之夏和“小世界杯联赛”培养了我对于足球的热爱,对于AC米兰、意大利国家队,哥舒感情尤为深。
维埃里属于传统的高中锋,属于锋霸的类型,他在禁区内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体对抗、倚住任何一个顶级后卫,而他的身高优势又能保住他完成头球进攻 ,在球队对付那些“摆大巴”的球队时,如果队友能够传出精确制导般的传球,砸在他的头上,那么进球就易如反掌!
九爷因扎吉的技术特点,就更加明显了,他是真正的禁区之王,灵活、嗅觉灵敏,能够抓住任何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在哥舒看来,他们两个就是像是狮子和狐狸的组合,维埃里是雄壮、威武的狮子,而因扎吉就是他身边来回晃悠的狐狸,一个可以凭借武力碾压一切,而另外一个就更加狡猾,左突右闪,总能捕捉到猎物。
他们两个人在意大利国家队和AC米兰组合的机会并不多,虽然都是98年-2002之间的国家队交集多一些,但不是因扎吉受伤就是做替补,总是配不到一起来。或者是某些主教练不认同哥舒的“高快”组合观点?
在AC米兰的时候,他们仅仅在2005-06赛季在一起踢球,那时候维埃里的状态下滑的厉害,出场14次仅仅打进了2个进球。
但是,这些并不阻碍哥舒对于他们两个人的喜爱,他们在场下的朋友友谊,也增加了哥舒对于他们组合的向往,如今,只能在PS 游戏 中完成我的愿望了… …
我认为最完美的双前锋组合就是 健康 的罗纳尔多和维埃里。这两个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前锋。外星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前锋,坦克一样的维埃里也不比罗纳尔多差,两个人只是风格不同罢了。
这个组合实际上并不需要怎么去描述他们的作战套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招式但就是无能为力。大罗可以吸引三个防守队员,然后维埃里就有足够的空档去推进射门。当维埃里和对方对抗时,他总能得到球权,然后把球交给罗纳尔多。当然最致命的是两个人都拥有独自终结比赛的能力,大罗可以过掉五个人射门,维埃里也能接住从己方禁区传来的球并射门得分。
如果两个人都能长时间保持 健康 ,那么他们的成就肯定会更高。
世界足坛发展至今,曾诞生了许多各色各样的组合,远的有3R、三剑客、三驾马车、罗罗组合、黑风双煞等,近的有BBC、MSN等前锋组合。双前锋阵型在足坛也曾风靡一时,就是现在双前锋阵型也依旧被广泛使用,巴萨梅苏组合、乌拉圭苏卡组合都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提到双前锋组合笔者第一个想到的是“罗罗”组合,罗纳尔多+罗马里奥两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掀起了一阵**风暴,一度被媒体认为是足球史上最强的前锋组合。的确以独狼和外星人的能力,他们能刺穿任何防线,马尔蒂尼曾慨叹道,“要想让罗罗组合不进球,那几乎不可能!”
但笔者想推荐的却是另外一对组合,那就是因“世纪之吻”而轰动世界足坛的马拉多纳+卡尼吉亚组合。1996年7月15日阿根廷德比,博卡4-2击败河床。比赛中马拉多纳两度助攻卡尼吉亚破门得分,当马拉多纳第二次妙传卡尼吉亚得分后,两人当场不顾全场所有观众和其他的队友,激吻在了一起,长达6分钟,而且还是"舌吻",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放眼世界足坛,还有像迪斯蒂法诺+普斯卡什的经典组合,也有像科尔+约克的性价比组合,还有像特雷泽盖+亨利、因扎吉+皮耶罗等等。欢迎补充!
当年看九四世界杯,罗马里奥+贝贝托那才是前锋,配合天衣无缝,优势互补。简直无须支援,进攻包办,从中场开始二过一配合直冲禁区,无愧梦幻组合。当时感觉这才是前锋,其他队伍都弱爆了。
瑞典达赫林、布洛林组合双剑合璧,智利双煞萨莫拉诺、萨拉斯嗜血成性,罗罗组合无坚不摧,曼联黑风双煞大杀四方,尤文皮耶罗、因扎吉组合见血封喉,罗马里奥、贝贝托组合天衣无缝!史上最强两前锋组合,非罗马里奥、贝贝托组合莫属!
足坛曾涌现过一大批的优秀组合,但是当今足坛个人觉得最强的双前锋组合是梅西与苏亚雷斯的梅苏组合。
梅西与苏亚雷斯之前再加上内马尔组成的MSN锋线三叉戟所向披靡,三个赛季共打进了346粒进球,这样的数据即便是纵观整个足坛也罕有与之相比者,内马尔去到大巴黎之后,梅西与苏亚雷斯的锋线组合依旧是实力依旧,主要是因为二人之间的技术风格相辅相成。
首先梅西与苏亚雷斯都属于小范围配合过人的球员,这与巴萨的战术体系也有一定关系,梅西的小范围内控球过人特点十分突出,这也就导致了梅西身边经常会出现多人包夹的情况,这时苏亚雷斯的技术特点就显现出来了,灵巧的跑动,扯出空当,再加上出色的射门技术,进球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苏亚雷斯不是属于带球突破的球员,需要队友的配合,通过跑位与队友上2过N的戏码,苏亚雷斯最突出的就是预判跑位,往往离球很远却能在防守队员的身边迅速插上,拿球射门,再加上一脚出其不意的捅射,进球也就不在话下了。
梅西正好能够与苏亚雷斯进行串联的足球风格,无论是个人进攻还是与苏亚雷斯配合都十分娴熟,两个人不仅仅是球场上的队友,而且还是好朋友,这也就保证了二人的默契程度,这在赛场上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当今足坛梅西与苏亚雷斯的锋线组合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最完美的前锋是那一对,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答案,争论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每个人欣赏的角度、欣赏的年代不一样,所以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完美,不是所有人的完美。
诸如问题中提到的双前锋组合,苏亚雷斯和梅西,卡瓦尼,因扎吉+皮耶罗,独狼(罗马里奥)+外星人(罗纳尔多)等等。
由于职业足球与时俱进的发展, 科技 带来足球场上的改变,还有整个南美及世界各地逐渐走向温饱富足的物质生活,有些地方孩子踢球的机会多,球员球星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所以现在很多球迷或者 体育 迷可选择的偶像圈子也大了很多,不像上个世纪的职业足球。
以前受到传统传播方式的制约,不像现在社交媒体的发达,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前同样是这些球队,受到地域上的制约,以及传播方式上的制约,很多人只能是周末享受一把足球,足球方面的即时资讯也十分匮乏,了解球员球星的表现十分单一,不像现在可以随时点播随时看录像很多遍等等。昔日的 历史 就决定了,过去最喜欢足球明显很多都是喜欢前锋,也是反复观看那几个足球先生足球明显闪光一般的进球,这也大家对于球星的喜欢,可能一部分就会集中在一批球星身上,不像现在可以选择的面众多。
既然提问中提到的前锋组合,个人倾向像罗马里奥(独狼),风格上就是喜欢“独”,前场的球后喜欢一个人英雄般地单骑闯关,后面即使是罗纳尔多也是略有点这个风格,这些特点能力突出的球员,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前腰或者中场的助攻,对于队友的依赖不是特别强,所以谈组合有点不适合这类前锋。现在的卡瓦尼也有点这个球风,但怎么着也有PSG大巴黎的内马尔、姆巴佩的掩护和传接球的配合。苏亚雷斯和梅西,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锋线组合,现在随着年纪和状态逐渐走下坡路的梅西,场上状态也是逐步后移,更多地充当中前场自由人和传接组织者,故而梅西和苏亚雷斯的组合算不错的搭档。还有一个舍甫琴科,也是当年的乌克兰核弹头,个人能力突出,当时经常也是充当单箭头角色,当然战术需要,组成双前锋也可以和其他球员搭档。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佳的前锋组合,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各有各的看法。
老鬼看盘20190227日于深圳
甲A联赛的最佳外援是四川全兴的马麦罗吗?
细数历年外援:瑞典人性价比高 瓦洛嘉留精彩回忆
在中国足球联赛引进的外援中,虽然有不少球员名不副实,但也有不少外援货真价实,甚至物超所值。给北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毫无疑问是北京国安的三杆洋枪,他们和北京
国安9比1击败上海申花那场比赛一起留在北京球迷最美好的记忆中。
矮子里拔将军型
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早期,以当时从俄罗斯、英国低价挖掘过来的球员为主。在今天看来,这些外援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甚至有一些还是业余球员出身,但在当时,来自欧洲的这些球员以独特的身体素质和“三板斧”的功夫,还是给高薪聘请他们的球队带来了些许实惠。这也恰恰说明了当时中国职业联赛的状况——大家整体水平不高,几个水货外援还能充充大将。
代表人物:瓦洛嘉(上海申花)
他是当年的甲A最佳外援
同为俄罗斯人到中国淘金的先驱者,瓦洛嘉成了当时上海申花队的一面旗帜,一个赛季过后,申花队不仅赢得了首届甲A联赛的冠军,瓦洛嘉更是以10个进球成为当年的甲A最佳外援。
点评:今天看来,这甚至可以成为甲A时代的一个笑话,因为瓦洛嘉当时是来中国留学的学生,却莫名其妙地成了第一批甲A赛场上的职业球员。“他当时真的基本不会踢球,好多东西都是我们教给他的,算起来,瓦洛嘉不如说是来申花队学习的学生。”当时的申花队员事后评价说。
代表人物:马麦罗(四川全兴)
他的神奇进球被视为天外来客
人们应该不会忘记1995年前后四川成都赛场的金牌球市,而当时打造这个金牌球市的功臣之一就是巴西人马麦罗。与国脚马明宇一样,马麦罗因为贡献了几个神奇的进球而被当时的成都球迷视为天外来客,着实风光了一把。
点评:其实,马麦罗来到四川全兴队之前可以说是最普通的巴西球员而已,甚至他还是业余球员,然而那段中国足球的疯狂年代,谁还会去计较这些?能带来进球,能带火球市,那就OK。
性价比超高型
从1997年开始,俱乐部开始收紧自己的腰包,从众多想来中国联赛淘金的外国球员中选出性价比更高的球员。闻名一时的大连万达(实德)瑞典军团、北京国安的三杆洋枪、扬科维奇、兰科维奇、安迪尔森……都出自这个时代。
代表人物:万达瑞典军团
瑞典军团让万达如日中天
在1996年第一次尝到引进三名瑞典外援的甜头(夺取该年度甲A冠军)之后,大连万达队于1997年又引进了瑞典人金斯和内克,而就在当年,大连万达队卫冕成功。接下来,大连万达队又引进了捷克内梅切克和瑞典的汉斯,金斯、汉斯和内梅切克的组合一度让大连万达队如日中天,并合力完成了大连万达队的“三连冠”伟业。
点评:大连万达队无疑为甲A俱乐部引进外援树立了典范,经济实用的北欧球员及东欧球员随后成了各家俱乐部最青睐的对象。
代表人物:内梅切克(大连万达)
他当选了十年甲A最佳外援
1998年初到来的内梅切克无疑是中国职业联赛以来第一个真正高水平的外援,参加过1990年世界杯、1996年欧锦赛担任捷克国家队队长,这些经历让内梅切克的身上光芒四射。而他在随后甲A联赛中的表现也说明了他的价值,在2003年中国足协“十年甲A最佳外援”的评选中,内梅切克没有任何争议地当选。
点评:“铁腰”内梅切克的出现,确实给中国的职业联赛带来了一缕清风,万达当年的这笔买卖做得够值。
代表人物:国安三杆洋枪
他们合力制造了9比1
“三个火枪手”冈玻斯、卡西亚诺和安德雷斯一度在中国足坛掀起了一股狂潮,尤其是对申花的战役,让“三个火枪手”登峰造极。此后,巴拉圭人冈玻斯成为了甲A赛场上第一个踏上世界杯赛场的球员,而且他也成为第一个荣获“中国足球先生”的外国人。至于卡西亚诺,除了先后几次在国安的浮浮沉沉之外,还在山东鲁能队成就了自己“甲A年度最佳射手”的荣誉。
点评:多年之后,冈玻斯和卡西亚诺被认为是国安历史上引进外援最成功的范例。
代表人物:阿尤(沈阳金德/西安国际)
他总能保持高进球率
可以说,阿尤是来到中国联赛淘金的诸多外籍球员当中最容易被各家俱乐部相中的那种球员,原因很简单,作为前锋,个子不高的阿尤能一直保持非常高的进球率。2003年加盟甲A沈阳金德队,当年阿尤就以14个进球与他人分享了甲A金靴奖,而在2004中超元年,已经转战上海国际的阿尤更是以17个进球问鼎那年的中超最佳射手。
点评:有过葡超、法甲和意乙经历,得到过1992年奥运会铜牌的阿尤绝对算得上是目前中国联赛中外援前锋最具实力的,而进球的高效,也让金德、国际甘心为他付出不菲的转会费和工资。
代表人物:耶里奇(北京国安/厦门蓝狮)
他是去年中超的最佳射手
这个眼下京城球迷最为熟悉的外援,在2005赛季创造了一个空前的中国联赛的神话:以21个进球荣膺中超最佳射手。而仅仅在一个赛季之前,频频在球门前丧失良机的他险些被认为是“水货”,可仅仅一个赛季之后,他就成了中超联赛中最让人恐怖的门前杀手。2006赛季,国安俱乐部终于无法忍受他的加薪要求,耶里奇不得不负气转投厦门,如今,虽然进球不及去年,但耶里奇的实力仍是各家俱乐部不敢小觑的。
点评:2004年耶里奇被球迷视作“水货”的时候,国安俱乐部毅然决然地留下了他,可当耶里奇以创纪录的进球拿到金靴奖的时候,国安却傲慢地让他走人。
代表人物:巴辛(北京国安/山东鲁能)
他防守助攻样样俱佳
当年他是追随恩师彼德洛维奇加盟国安队的,这个后来一度成为塞黑主力中后卫的大将,在当年就入选了甲A最佳阵容,并且被公认为当时中国联赛中最好的后卫。然而,当彼德洛维奇离开国安之后,巴辛毅然离去。辗转回国一段时间之后,巴辛投入山东鲁能俱乐部麾下,如今的巴辛防守助攻样样俱佳。
点评:现在回头看看,国安一直在为别人做嫁衣,当年的冈波斯如此,巴辛如此,耶里奇也如此。
出身名门型
从上世纪最后的两年至2003赛季这五年当中,用高薪吸引国外大牌球员加盟,成了各家俱乐部争相效仿的引援方式。俱乐部的想法其实很符合当时的国内足球环境:通过这些大牌球员挽救日趋下滑的球市。阿尔贝茨、鲁本·索萨、巴亚诺、桑托斯,乃至十年中国职业联赛以来的最大牌加斯科因。然而,大牌引进了不少,美元也花出去不少,可能够取得成功的却是寥寥,现在算起来也只有阿尔贝茨这笔钱花得还勉强算是划算。
代表人物:阿尔贝茨(上海申花)
他是中国联赛引进的最成功大牌球员
2003年,有着德国国脚经历的阿尔贝茨受吴金贵之邀前往上海申花效力,而这个当时身披6号战袍的德国人,在登陆上海之后,马上就成了上海球迷的新宠。阿尔贝茨在那个末代甲A的年代里,盘活了申花队的中场,让球队的前后场衔接更加自然,攻防能力更加平衡,而且还在关键的时候贡献进球,帮助上海申花队从联赛第12名一下子成为末代甲A的冠军,而上海申花队能够发生如此的变化,与这个德国人的作用密不可分。最终在年度最佳的评选中,阿尔贝茨凭借微弱的优势获得最佳球员称号,荣膺中国足球先生。然而,也许是怕了中国联赛的“假赌黑”,阿尔贝茨在第二年就决定离开中国。
点评:阿尔贝茨算得上是中国联赛当中引进最成功的大牌球员,他不仅仅给申花队带来了阔别已久的联赛冠军,更是以一句惊人的话震动了全中国:“甲A轮轮有假球,如果必要,我可以当庭作证。”阿尔贝茨不仅用他的球技征服了球迷,他的率直更是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