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董事长_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老板是谁
1.河南建业足球队的老板是谁?
2.我想知道中超所有球队的老板都是谁,谢谢各位啦~^_^
3.球队改名,你怎么看?
4.王宝山自曝为何从建业下课:酒后吐槽管理层,被人给老板
5.泄愤!建业球迷焚烧主队球衣,更名引连锁效应俱乐部+主场都得搬
6.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介绍
7.2012中超16家俱乐部董事长
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算是中国最老牌的俱乐部之一了,而且是从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至今少有的没有改过球队名称的俱乐部,仅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尊重了。
在如今金元时代的中超中,河南建业的建队思路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在背后是一家小本经营的民企,无法和中超各豪门的背后国企较量的大背景下,河南建业走上了一条类似欧洲“黑店”俱乐部的道路,总是不断的通过培养年轻球员然后卖出来取得收入平衡,进而寻求留在顶级俱乐部的机会。
这种靠卖人生存的球队其实在欧洲赛场很多,顶级的诸如“欧洲黑店”波尔图,五大联赛里的乌迪内斯、帕尔马、南特甚至早先的马德里竞技都是这种建队思路。但是在中超而言确实另类。
从2013年升入中超以来,河南建业始终是一个小本经营的规模,即便2010年打入了亚冠联赛也没有大肆扩军。不过球队几年来连续培养出了毕津浩、尹鸿博、肖智、曾诚等等国内顶尖球员,而在近几年核心球员连续离队的情况下依然能年年顺利保级,这个标准的“黑店工厂”运转的还算是比较成熟。
从中国足球的长期发展而言,其实我们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各家足球俱乐部能够百花齐放,各自活出不一样的活法的。不仅仅是烧钱夺冠才算成功,像河南建业这样能够小投入活下来同样是足球俱乐部的一种成功。
河南建业足球队的老板是谁?
首先回答河南建业是什么单位:
简单的讲,河南建业是河南最大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港股上市公司;建业老板胡葆森与万科集团王石、万通控股冯仑并称“地产三君子”;关注过中超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河南建业队,他是中超16家俱乐部中唯一没有换过老板的。
再回答为什么把筑友装备收购了:
因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放眼世界,无论是欧美、澳洲还是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的房屋都有很高的装配率,建业是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而筑友是装配式建筑专家,这次收购是强强联手,使得建业在房地产行业占领先机,而筑友也能依托建业的背景,发挥自己装配式建筑以及PC装备的实力。
我想知道中超所有球队的老板都是谁,谢谢各位啦~^_^
设化合价为X。1molR参加反应。
1.如果单质是金属,则生成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R(NO3)x,这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被还原的硝酸可以用得失电子数相等来求出。为Xmol
即a==X+X==2X,X=a/2,
C正确。
2.如果R是非金属。则没有硝酸盐生成。被还原的硝酸为Xmol
即a=X
B正确
球队改名,你怎么看?
广州恒大 许家印
河南建业四五老窖 胡葆森
上海申花 朱骏
北京国安 国企
大连实德
山东鲁能 山东电力集团(国企)
天津泰达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青岛中能 乔伟光
陕西宝荣浐灞 徐泽宪
辽宁 辽宁省体委
深圳红钻足球俱乐部 万宏伟
浙江绿城 宋卫平
长沙金德 张澎
河南建业 胡葆森
长春亚泰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企)
成都谢菲联 英国谢菲尔德联足球俱乐部
王宝山自曝为何从建业下课:酒后吐槽管理层,被人给老板
“再见吧建业,再见吧航体。从此你我皆是路人。再无青春的记忆……”当2020年12月31日,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根据中国足协相关规定和要求”,俱乐部拟更名为“洛阳龙门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引发俱乐部拥趸不满,该俱乐部一球迷会“北看台青年团”宣布立即解散。
2020年12月14日,中国足协在2020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专项治理工作会上发布《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通知规定了俱乐部名称的规范、相关要求和名称变更程序,并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各俱乐部在2021赛季开始前完成名称非企业化变更。具体变更程序为,“各俱乐部应不晚于2020年12月31日将经工商部门初步核准的拟用名称、俱乐部所有股东营业执照复印件、俱乐部股东隶属及下属企业名称、工商营业执照编号,报中国足协竞赛部审核。中国足协将不晚于2021年1月15日向各俱乐部书面反馈审核意见。最终,各俱乐部应不晚于2月28日在中国足协完成2021赛季注册手续。”
中国足协这条通知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自2021赛季起,对于俱乐部名称不符合要求的俱乐部,中国足协将不给予办理注册手续。”
大浪淘沙一朵花
河南建业球迷的火气,确实有可以理解之处。目前中超球队中,有三支球队是自1994年甲A、甲B联赛实行主客场制,亦即职业化改革以来,长期没有更名的老字号。他们分别为上海申花、北京国安、河南建业。比起申花和国安来,河南足球并不是从职业化一开始就以建业之名投入比赛的。1994年的甲B联赛,河南队一开始以“郑州搪瓷总厂队”之名参赛,据说搪瓷厂一年赞助省队8万元人民币。在此之前,时任河南省副张士英曾写信给省内几个大企业,请他们出手赞助河南足球,结果应者寥寥。
面对外省企业想收购河南足球队,当时年龄还不到40岁的胡葆森撂下一句话:“太丢俺们河南人的脸了!”当年,他是注册资金尚不满800万元的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板。这家房企是1992年他与河南建行合资成立。在甲B联赛开始时,正逢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所拥有的建业公司股份。1994年8月份,他出现在河南省体委办公室。原本想接盘河南足球队的他发现,一度无人问津的球队竟然成了香饽饽。与他竞争的竟然有6家企业。终究,胡葆森的建业脱颖而出。1994年8月28日下午与武钢二队的甲B联赛,牌上半场挂的还是“郑州搪瓷总厂”,下半场改为“河南建业”。当年,河南建业艰难保级成功,此后长期混迹于甲B,甚至降级到乙级联赛。直到中超时代,河南建业才逐渐稳定在顶级联赛。2007年4月29日,河南建业主场2-1战胜大连实德,取得队史上中超首胜。
大连实德以及其之前的大连万达,乃是甲A时代的常胜之旅,实德退出中超前,胸前缀有八颗星星,那是职业化以来八次顶级联赛冠军头衔。直到2019赛季末,广州恒大才追平了大连实德(万达)的顶级联赛冠军纪录。实德已于2013赛季退出职业联赛,1994年甲A联赛参赛队中,四川全兴、广东宏远等队,早几易其主,改名换姓到不知去向。当年的广州太阳神、辽宁远东、山东泰山、江苏迈特等,也随着股东变迁改名多次。上海申花和北京国安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也经历了股东变迁,但好歹保住了最初的队名,哪怕申花前缀有了“绿地”,国安前缀有了“中赫”。而唯有河南建业,连投资方都没改变过。胡葆森的建业集团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壮大,1999年1月15日,建业集团从河南省足协手里获得俱乐部全部所有权,建业足球俱乐部成为建业集团旗下的独资企业。
2020年8月28日,当河南建业俱乐部迎来26岁生日时,有媒体评价称,建业队是中超最有可能冲击百年俱乐部的球队。然而,时隔半年,河南建业队的大旗就要换了。知名 体育 网站虎扑论坛上,网友“暗夜潇歌”对此评论称:“为了让俱乐部不要频繁改名字,先拿20多年从未改过名字的俱乐部开刀……”
当胡葆森1994年接盘河南足球队的时候,比他小三岁的河南老乡许家印已经到了广东。2013年,正值广州恒大队夺得亚冠之际,《时代周报》曾披露许家印当年南下的历程。1992年,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干车间主任的武汉钢铁学院毕业生许家印,因为变卖钢材废料为职工提升,被上级公司调查,导致他离职从河南南下深圳,进入中达集团工作,之后为中达开发“珠岛花园”而来到广州。当时的广州太阳神队,风头正健。守门员黄洪涛、后卫黄启能、沈嵘等,在国内球员中都算实力派,至于中前场的彭伟国、吴群立、胡志军,更是当时的国内顶流。1994年甲A联赛,广州太阳神夺得亚军。可此后,一度在央视广告中令全国人民记住“今天晚饭吃什么,牛肉、还有太阳神”的太阳神集团,却在2000年撤出广州队。之后,这支1954年6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 上第一支地级市足球队,队名经历了吉利、香雪、日之泉、广州医药。当2010年球队交给广州市足协代管后,许家印的恒大以1亿元的价码接盘了身在中甲的广州队,短期内收购多名国脚,冲超、夺冠、夺得亚冠,并带动中超进入金元时代。此时此刻的河南建业,在经历一段高潮后,再次降级到中甲。2013年的中超,真正的老字号、堪称未曾更名的球队,只有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了。而申花队当时的俱乐部名称实际上是“上海申花联盛足球俱乐部”,系网络 游戏 开发企业“第九城市”老板朱骏于2007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获得申花俱乐部经营权后重新定名。此前,申花还曾名为“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2014年2月,绿地集团收购申花队,俱乐部更名为“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却遭到了球迷的反对。尽管绿地接手伊始,就答应2014赛季以“上海绿地申花足球队”名义参赛,当时有媒体起了个标题:“绿地俱乐部诞生,申花二字犹存”,可球迷仍不满意俱乐部不见“申花”字样,更担心未来“申花”二字在球队名中抹去。一年之后,在各方协调下,“绿地足球俱乐部”还是改成“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从1994年开始的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大浪淘沙后,一朵“申花”不能擅动名称,给中国职业足球操盘者以莫大的启示。之后接盘北京国安的中赫集团,效仿绿地,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更名为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2017年,在吴金贵的率领下,申花队时隔19年后再夺足协杯冠军。申花,成为中超最具底蕴的球队。
目前看,北京国安遇到的问题是,自2017年中赫集团控股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后,中信国安集团仍拥有该俱乐部部分股权。根据中国足协的通知规定,“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标或品牌名称,也不得使用与上述字号、商标或品牌名称相似或相近的汉字或词组”。据《北京日报》披露的消息,“中赫集团已向中信集团提出股权收购申请,争取通过股权变更的方式达成保留‘国安的目的”。
随着中国足协“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所规定日期的临近,一些俱乐部已经早早完成了更名。譬如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于2020年12月18日更名广州城足球俱乐部。这支脱胎于沈阳足球队,先后名为沈阳海狮、沈阳金德、长沙金德,2011年被美资收购准备迁至深圳、易名“凤凰”的球队,因球队资金出现问题,而由地产企业富力收购,搬迁广州。比之已更名“广州城”的这支俱乐部来,自始至终建队在广州城的如今的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据称将直接更名为“广州足球俱乐部”,球队自然可以称为“广州队”,这倒是又传承接续上了这支球队最初的名称——毕竟,1954年建队时,球队就名为广州队。在上海,问题又显得复杂一些。有消息称,上海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的改名工作,将选择一个具有上海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名字。然而,亦有球迷担心上港队更名时,直接叫“上海队”。毕竟,申花队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上海足球队。在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以前,在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足球队曾先后接受过各种形式的企业赞助。在上海电视机厂金星彩电热销的时候,冠名上海金星队;后来由生产凤凰自行车的上海自行车三厂赞助,又冠名上海凤凰队。1991年,广东顺德的神州热水器厂以20万元人民币将球队一年的冠名权买走,这刺激到了上海有关方面。接下来,上海本土的申花热水器于1992年赞助了上海足球队,称上海申花队。1993年,爱克发胶卷冠名上海足球队。当1994年职业联赛即将开打时,申花才第二度开始支持上海队,并成立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在中国所谓的职业足球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二十余年里,尽管生产热水器的申花早已退出足球,传承了上海队的申花足球俱乐部却依然存在。
如今,中国足协要求各职业俱乐部更名,正式的通知上要求是去“企业化”,然而职业足球本质就是企业化经营。一个足球俱乐部怎么可能去“企业化”名呢?严格说,应该是去除相关联企业之名,这自然与2016年中国足协发布的俱乐部转让规定相承接,旨在希望职业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然而,中国足球是否到了可以不依赖各赞助企业冠名的阶段,还有待观察。早在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之前,就俱乐部中性化名称问题,已经展开讨论。1994年赛季结束后,中国足协下属的福特宝足球发展公司曾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24支球队制定形象方案,每支队伍的通用名均以吉祥物来命名。且看——大连万达称“大连雄鹰”,广州太阳神称“广州响尾蛇”,上海申花称“上海银狐”,北京国安称“北京金鹿”……天津队称“天津麒麟”,江苏迈特称“南京扬子鳄”。简直是动物园开会。有分析认为,这些队名未必与所属城市、地区有特别关联,即使有关联也似乎无法显示出俱乐部的核心价值。最后这一方案夭折也在情理之中。
2020年12月6日,在2020-2021赛季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第10轮比赛中,拜耳勒沃库森队客场以3比0战胜沙尔克04队。
反观与中国几乎同时进行职业化改革的日本足球,由企业队变身职业队,读卖日本足球俱乐部更名川崎绿茵,三菱浦和更名浦和红钻,丰田 汽车 队更名名古屋逆戟鲸八队,都算成功的更名。以名古屋逆戟鲸八队为例,“鲸”来源于名古屋市象征虎鲸,“八”则来自名古屋市徽。就球队名称来说,诞生于1983年的韩国联赛,有的球队逐渐去除了“包养”企业的名称:譬如乐喜金星更名首尔;富川油公在2006年搬迁到济州岛后,更名为济州联。但也有俱乐部仍有母公司名称镶嵌着的,譬如水原三星蓝翼、蔚山现代老虎等。
至于职业足球发达的欧洲,俱乐部文化是要靠时间来积淀的,而不是靠随便改名字。譬如意甲罗马队,全称“罗马 体育 协会”,那不勒斯全称“那不勒斯足球 体育 社”,德国多特蒙德的全名是“波鲁西亚1909球类俱乐部”,沃尔夫斯堡全名是“沃尔夫斯堡 体育 锻炼俱乐部”。成立于1904年的勒沃库森队,全名“拜耳04勒沃库森”——没错,拜耳就是其创办者拜耳制药公司的名字。勒沃库森主场还叫拜耳竞技球场呢!外语名长,在国外媒体报道时直接用城名来称呼这些球会,翻译到国内也用城名。而实际上,不少球队都是因为所在城市在顶级联赛长期就这一个队,所以人们习惯用城名来称呼罢了。在奥地利,成立于1933年的SV奥地利萨尔茨堡队,在19年由于更改赞助商而更名为SV维斯滕罗特萨尔茨堡队,更名前还曾差点夺得欧洲联盟杯。2005年,著名饮料品牌红牛全面收购该队,更名萨尔茨堡红牛足球俱乐部,聘请过德国球星马特乌斯担任主教练,连续多年获得奥地利冠军。2015年1月,该队领衔欧联杯射手榜的巴西球星阿兰以1110万欧元转会费加盟广州恒大。如今,产权属于天津天海、2020赛季效力北京国安的阿兰已经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国国脚。
至于萨尔茨堡的球迷们,也有不买账的,并没有继续成为萨尔茨堡红牛队的拥趸,而是发起成立了一支“SV奥地利萨尔茨堡”队,名字正好与红牛队最初的名字相同。
泄愤!建业球迷焚烧主队球衣,更名引连锁效应俱乐部+主场都得搬
根据记者赵宇的报道,在接受访时,泰达主帅王宝山自曝年中为何从建业下课。杨戟出任建业俱乐部管理层后,王宝山酒后吐槽俱乐部的管理工作,被人发给了老板胡葆森,是导致他下课的关键原因。
2020赛季即将开始前,建业突然宣布,王宝山离任,大战在即换帅向来是大忌,尤其是特殊的2020赛季,离赛会制比赛即将开始,建业的这道官宣令所有河南球迷不解。要知道,王宝山是建业过去2个赛季保级的绝对功臣。
王宝山从建业下课后,随即有传闻称王宝山酒后失言,吐槽河南足球,被人传给了老板胡葆森,这是导致王宝山下课的关键原因。
王宝山表示,喝酒是他的权利,有人偷偷录他酒后失言,是不是违法了?
不过对于在建业时的内斗,王宝山也是一笑了之,“我不能理解对方为何这么做,具体的我不能多说。”
离开建业后,王宝山很快在泰达再就业,虽然第一阶段14轮一场不胜,但第二阶段开始后即战胜深足,早早完成了保级任务。
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介绍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超一支老牌球队迎来动荡,建业队宣布更名为洛阳龙门,就此有二十多年 历史 的河南建业队正式成为 历史 。这次改名令外界非常震惊,毕竟之前建业队宣布的10个入选名字里面,并没有洛阳龙门这名字,为什么突然改了这名,并且将球队过往的 历史 元素都毫无保留呢?
据悉,原来是因为建业集团在改名过程中,没有得到郑州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一直靠胡老板硬扛的建业队,失去了最大依靠很难再做下去。适逢这时候,洛阳方面发出了邀请,并且给出倾斜性的政策,所以建业集团才决定把球队改名为洛阳。
但这次举动令众多建业球迷感到不满,俱乐部其中的一个官方球迷组织就宣布解散,另外更有些极端球迷,在大街上焚烧建业的球衣与围巾等物品发泄,种种愤怒的举动,都说明球迷不支持球队的这次改名工作。
而且更令人遗憾的是,据《足球报》透露,未来俱乐部的注册地都大概率迁到洛阳,同时主场也会从郑州搬到洛阳,也就意味着建业足球在郑州的多老品牌,将彻底退出 历史 舞台。一个中性名的决定,引起这么多连锁反应,可能很多球迷包括中国足协都始料不及,不过可以预计的是,自从中性名启动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再投资足球,这种亏钱不讨好的事,谁会愿意坚持做下去了?
2012中超16家俱乐部董事长
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是由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与河南省足球协会合作组建的一个足球俱乐部,是河南省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1999年1月建业集团买断河南省体委持有的股份,俱乐部成为建业集团旗下的独资企业,球队成立至今未更换过俱乐部后台老板,是中国足球16支参赛球队之一。河南建业队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省足球队。1989年全国足球甲联赛,河南队提前5轮夺冠,成为中国中西部第一支甲A球队。在多年联赛的角逐中,建业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两次降为乙级,一次降入中甲联赛。2009赛季河南建业取得中超联赛第3名,进入亚冠联赛。河南建业主场是位于郑州的航海体育场,也是中国第一支完全拥有自己主场的足球俱乐部。
北京国安
投资方背景:北京国安足球队是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和北京市体育局共同建立,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中信国安集团公司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安公司经营行业涉及信息产业相关业务、旅游房地产、高新技术及 开发等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是中信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实业子公司之一。
把老底揭穿:中超球队中背景最深的球队首推北京国安。要知道,背靠中信国安集团这一央企“大树”,连中国足协都得避让三分。投资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近20年,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终于在去年第一次实现了“国安永远争第一”的目标。虽然这是一个迟来的“冠军”,但来得却恰到好处。去年曾有传闻称,如果北京国安再拿不了第一,中信国安集团就准备收手了。
长春亚泰
投资方背景:1996年6月6日,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手创办了俱乐部。亚泰集团创立于1986年,组建于1993年,亚泰集团A股1995年在上海证券挂牌上市。目前,亚泰集团已成为以建材、地产、金融为主业,并涉足煤炭、医药、商贸等领域,资产、营业收入双双过百亿,跻身国内500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把老底揭穿:长春亚泰是为数不多的能在介入足球之后就没再动摇过的民营企业。不过,据记者所知,亚泰集团对足球的一腔热血与当时“足球”不无关系。据说,为了鼓励亚泰能够办好长春的足球,长春市每年为亚泰集团的几个企业一共退税近3000万。坊间曾有传闻称,2007年夺得中超冠军的长春亚泰本应该在奥运年有所作为,但成绩却一落千丈,据说这是亚泰集团在足球上与之间博弈的结果,因为“足球”的离开造成亚泰集团对长春队的投资热情降低。
河南建业
投资方背景: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4年8月。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是香港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5月在国内创办的独资企业,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并成功涉足教育、体育、文化等相关产业领域的集团化企业,总资产逾20亿元人民币。目前建业正在进行IPO香港上市准备,正向可持续盈利的专业化品牌地产开发商快速发展。(编者注:目前已经上市 股票代码为00832 市值大约40亿)
把老底揭穿:河南建业足球队是目前中国足坛唯一由民营企业投资且没有更换投资人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据记者了解,当年与河南建业同时涉足足球领域的许多房地产公司都已经转身离去,唯有建业通过足球这一平台和媒介成为河南房地产的头号“名牌企业”,而这也正是建业老板胡葆森在面对球队起起伏伏、甚至几度惨遭降级厄运时,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足球不离不弃的原因所在。
南昌八一
投资方背景:2004年4月2日,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金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上海闸北体育场及南昌八一体育场为俱乐部的投资方。
把老底揭穿: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乐部是江西地区第一支职业化足球俱乐部队。俱乐部前身为上海衡源,2004年初上海衡源足球俱乐部整体迁移至南昌,并出资买下解放军八一青年队,并将“八一”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但实际上,从传承关系来说,现在的南昌八一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八一队了。
上海申花
投资方背景:朱骏是16支中超球队中曝光率最高的投资人。作为第九城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骏曾在2007年以24亿人民币身价排名胡润百富榜第351位。不过,到了2008年其资产缩水为10亿元,排名退至第727位。去年胡润百富榜上,朱骏根本没有排入前1000位,其个人财富缩水幅度和速度令人惊叹。
把老底揭穿:从上赛季结束之后,围绕朱骏准备出手申花的传闻就不绝于耳。的确,自从某网站抢走《魔兽世界》代理权后,有关朱骏资产将缩水的说法就一直不曾间断。不过,朱骏却多次表示,这不会影响他继续投资申花的决心。“足球一定是门生意,但是以中国目前的现状,现在谈生意为时太早。它是个长远的生意,必须很久以后才能发生效益。”看来,朱骏离放手足球的时间还早着呢。
天津泰达
投资方背景: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在2003年4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方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授权行使资产的经营管理,总资产 105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土地开发、工业、物流、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和会展酒店等行业。
把老底揭穿:“泰达集团从接手天津足球至今,砸进去的钱能有十几亿人民币了,天津足球怎么就不能拿回冠军呢?”这是很多天津球迷对于天津足球始终与联赛冠军无缘的不解和疑问。在不久前召开的天津足球工作会议上,泰达俱乐部已明确提出了“五年内冲击中超冠军”的终极设想。不过,要想让天津这张足球名片真正地、长久地亮起来,仅靠一味砸钱还不够。
山东鲁能
投资方背景:山东足球前身是济南泰山将军足球队,1998年1月5日,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由山东电力集团及其下属11家法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后经转股股东单位变更为9家),控股单位为山东鲁能控股集团公司,注册资金6619万元。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以煤电、房地产等为核心业务。此外,还涉及铝产业、港运物流业等业务。
把老底揭穿:在中超诸多豪门中,背靠国企大树的山东鲁能绝对是最有职业足球味道的俱乐部。前辽足队员李金羽在转投鲁能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到了鲁能才知道啥才是真正的职业化俱乐部。”不过,对于鲁能的“职业化”,很多足球投资人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大把烧钱不讲回报,这就是国企背景下的俱乐部为何会如此“职业”。对此言论,鲁能集团却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在投资足球后,“鲁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大涨,像山东电力在参与美国电厂建设的竞争中,依靠足球赚到不少印象分,这就是足球给国企的回报。
大连实德
投资方背景:2000年1月9日,大连实德集团以1.2亿人民币全资收购大连万达实德足球俱乐部并重新组建现代型、股份制足球俱乐部。实德集团是以化学建材业为主,家电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综合发展的民营企业。2006年,实德集团董事长的个人资产便已达到48亿元人民币。
把老底揭穿:对于俱乐部投资人来说,足球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平台、跳板、通行证,而且还是其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用一位圈内人的话来说,“足球在实德集团的资产战略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小,但是足球的影响力却足够大。”在所构筑的事业蓝图中,是绝对不能缺少足球这一“外交”手段。
深圳红钻
投资方背景:2009年10月30日,万宏伟正式成为深圳亚旅足球俱乐部董事长,深圳市南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也随之成为深足的新任控股方。有消息称,万宏伟所掌控的深圳市南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23日,注册资本仅为3万元。
把老底揭穿:深圳市南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与深圳队的冠名“红钻”有什么关系?“红钻”又是什么品牌?原来这是深圳俱乐部准备自己养活球队所自主开发的产品。如果没有“红钻”,深圳足球队将是中超赛场上唯一“裸奔”的球队。深圳队依然是一支没有冠名、没有基地、没有固定训练场的球队。
江苏舜天
投资方背景:江苏舜天俱乐部隶属于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1996年12月由原江苏省服装、机械两个进出口公司联合组建的省级外贸企业集团。集团注册资本为44241万元,截至2008年底,集团总资产105.08亿元,集团主营进出口贸易。
把老底揭穿:作为国企背景的江苏舜天足球队,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不紧不慢、稳扎稳打,在中甲一呆就是12年。不过,12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今年在中超站稳脚跟的“硕果”。而江苏舜天国际集团在通过足球获得知名度的同时,也得到了较高的美誉度。
重庆力帆
投资方背景:该俱乐部是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以558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并重新组建的现代化股份制足球俱乐部。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
把老底揭穿:重庆力帆足球队,中国西部职业足球的一面旗帜。力帆老板尹明善当初搞足球是为了力帆集团的社会形象,但当足球对于企业社会形象只有副作用的时候,任何一个精明的商人都会热情不再。即使重庆力帆本赛季地“起死回生”,但这依然无法重新燃起尹老板的热情,已经被足球“伤”怕了的尹明善现在只是被足球推着往前走的“稻草人”。
杭州绿城
投资方背景: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的前身是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由绿城房产、浙江大学和浙江省足球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俱乐部现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2005年俱乐部股权进行了变更,其中浙江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股96%;浙江大学占股4%。
把老底揭穿:今年这支球队“鸟枪换炮”,吴金贵召到了杜威等五名国脚,仅五名内援的花费就在1300万人民币左右。据悉,绿城俱乐部经营收入今年已超过两千万元,其中主冠名商和胸前广告商就为俱乐部带来1400多万元的收入,球衣背后广告则以400万元卖给了一家空调企业。加上门票收入以及场内广告,俱乐部今年的经营收入相当可观。
长沙金德
投资方背景:金德管业集团是一家国家大型企业集团,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新型化学管道系统的制造、模具制造、家具制造、物流运输、酒店、足球等产业。
把老底揭穿:金德从不将收入信息透露给外界,因此该俱乐部球员的工资与奖金,在外界看来一直是个谜:没人知道一名主力在金德一个赛季能够拿到多少月薪,也没人知道一场胜利能够为球员换来多少真金白银,更没人知道,在其军事化管理的背后,这支看起来与其他俱乐部格格不入的球队,这么多年来却一直没有降过级,哪怕在2009赛季这么危险的时候……
青岛中能
投资方背景:青岛中能队隶属青岛中能集团,青岛中能集团有限公司由青岛中能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青岛中能硅化工有限公司、青岛中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成,是涉及机电、化工、通讯、地产的多元化、多产业、科技型的民营企业集团公司。
把老底揭穿:在青岛海利丰被取消了注册资格之后,青岛足球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总经理于涛却表态:“没了海利丰,中能将会扛起青岛足球的大旗,捍卫这个足球城的荣誉。”在中能眼里,这个时候重振青岛足球雄风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曝光率,还有无法用金钱买到的社会责任感。
陕西中建
投资方背景:陕西宝荣浐灞俱乐部球队已更名为陕西中建地产浐灞队。中国中建地产有限公司购得浐灞队的冠名权。几天前,继中建地产、绿地集团、中新集团、西安世园和陕西荣德后,延长石油与西飞公司也和俱乐部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协议。
把老底揭穿:在中国足坛正经历“风暴”的时候,一声“狼来了”固然振聋发聩,但在国外一些大赞助商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中建却迎难而上,这又作何解释?答案许是“抄底”。从眼下来看,多家大型企业助力陕西,“中超新”俨然已成中国足坛的“香馍馍”。
辽宁宏运
投资方背景:2007年4月,葫芦岛宏运集团从辽宁省体院手中购得了辽足前大股东持有的76.2%的辽足股份,成为辽宁职业足球生涯中第一个本土大股东。葫芦岛宏运集团创立于1992年,开始经营贸易,1995年涉足房地产开发,1996年开始组建集团并向实业发展,1998年实现多元化产业的初步跨越。目前,宏运集团已形成了以资本运营为核心,集港口、加工、地产、商贸、零售、医院、矿业、酒店等多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投资控股集团,总资产已超过20亿。
把老底揭穿:宏运接手辽足之后在资金投入上走过一段弯路,特别是在对球队的投入上总给外界一种舍不得掏腰包的感觉,结果导致2008年降级。不过,实力雄厚的宏运集团其实并不差钱,去年在辽足一举返回中超之后,立即兑现了口头承诺的并未写进合同中的300万元冲超奖金。用俱乐部投资人王宝军的话来讲,“我经营辽足就一定会做好、做到底。”
结论
纵观16支中超俱乐部的投资方,有着国企背景的俱乐部已经屈指可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变身为中超“大佬”。去年的胡润百富榜排名中,实德老板的财富已达到80亿元,排名整个排行榜第88位。浙江绿城老板宋卫平的个人财富从过去的30亿元大幅攀升到75亿元。而重庆力帆老板尹明善的个人资产则从31亿元上升到45亿元。此外,河南建业老板胡葆森和辽宁宏运老板王宝军的个人资产均达到了25亿元。可以说,在中超阵营中身价过亿甚至是几十亿的投资老板不占少数。而这也决定了,一旦投资人想搞好足球,中国足球是绝对“不差钱”的。
与几年前烟草、能源、电力、金融为背景的俱乐部占据中超半壁江山的情况不同,眼下中超投资方的结构已发生巨变,其中房产商、地产供应集团和相关衍生产业链的商家已成了中超阵营中的新兴势力。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地产企业在足球领域的活跃充分反映了地产是资金富裕的行业,地产企业多元化投资,更是为了自己的品牌和美誉度的建设。”不过,昨天一省足协官员在和记者聊起这个话题时也给出另一种观点,“任何企业搞足球都有其自己的商业目的,足球绝对不是公益事业,但也不仅仅是体育事业。在中国,足球已成为企业与连接的纽带,通过足球这个纽带,可以很名正言顺地与搞好关系,从而获取的政策倾斜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