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排球运动员几人一队,小学生排球运动
1.小学软式排球比赛规则
2.排球教案
一般小学生用的是3号而排球。?
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由韦廉姆·G·摩根发明;1900年左右,排球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排球传入古巴、巴西、中国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1949年,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办。
比赛间断
正常的比赛间断为暂停和换人。在比赛成死球时,裁判员鸣哨发球前,教练员或场上队长用相应的手势请求间断。一次或两次暂停可以与双方的各一次换人相连续,中间无须经过比赛过程。同一队未经过比赛过程不得连续提出换人的请求,但在同一次换人请求中可以替换两名或更多的队员。
一次暂停的时间为30秒,但在世界比赛中,采用技术暂停的方法,即比赛中,当比分至5分和10分时,便为技术暂停,时间为1分钟,在每局中,球队还有一次暂停的机会,时间为30秒。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附近的无障碍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排球
小学软式排球比赛规则
答:U12女排是指12岁及以下的女子排球队伍或比赛组别。从专业角度来说,U12女排无论是指球队还是比赛组别,都是为了促进年轻女子在排球运动中的发展和培养。
U12女排是根据年龄来分类的一种排球比赛组别或球队的命名。在排球运动中,根据参赛选手的年龄,通常划分为各个年龄段的组别,包括U12、U14、U16、U18等。其中,U12女排就是指参赛选手年龄在12岁及以下的女子排球队伍或比赛组别。
U12女排的设立旨在为年轻女子提供一个比赛平台和培训机会,早期接触和参与排球运动,从而促进她们在技术、意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对于年轻女子运动员而言,适宜的年龄段内参与排球运动,有助于培养基本的技术基础、身体素质和竞技意识,为未来更高级别的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U12女排比赛中,通常会根据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规程和比赛安排,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参赛选手的安全。同时,教练和指导员在U12女排比赛中也会注重教育和指导的内容,在培养技术的同时,注重培养选手的团队合作精神、竞技意识和道德品质。
总之,U12女排是指12岁及以下的女子排球队伍或比赛组别,旨在培养和促进年轻女子在排球运动中的全面发展。通过参与U12女排的训练和比赛,年轻女子能够提升技术水平、锻炼身体素质,并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排球发展奠定基础。
排球教案
第一部分 比赛
第一章 器材与设备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 1面积
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
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 2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 3场地上的画线
1.3. 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 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 3界线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中线
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进攻线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
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1. 4区和区域
1.4. 1前场区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 5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 6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1200勒克斯。
2球网和网柱
2. 1球网高度
2.1. 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
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网柱
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
3. 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淮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
第二章 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 1队的组成
4.1. 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 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
4.1.2队长
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比赛队的位置
4.2. 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队员的服装
5. 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
5.1. 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12号。
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5.2. 1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 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 1队员
6.1. 1队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软式排球竞赛规则。
6.1.2队员发源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不允许争辩。
6.1.3队员的行为必须符合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公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队员、本队队员及观众都要尊重,要有礼貌。
6.1.4队员不得有任何其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的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
6.1.5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过到延误比赛的目的。
6.1.6比赛中允许全队成员间的交谈。
6.2队长
6.2. 1在比赛开始前,在记分表上签 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
6.2.2在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当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公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6.2.2.1提出的问题和请求。他如果对解释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并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的权利(规则27.2.3)。
6.2.2.2请求允许:
a) 更换全部或部分服装。
b) 核对双方队员的场上位置。
c) 检查地板、球网儿球等。
6.2.2.3请求暂停(规则20.3)和换人(规则23.3)。
6.2.3在比赛结束时队长要:
6.2.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6.2.3.2如果他曾向裁判员提出过声明,可以进一步确认后作为对裁判员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6.3教练员
6.3. 1教练员应于比赛至始至终在场外进行指挥,他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换人和暂停,为此他和裁判员联系。
6.3.2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和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6.3.3比赛中:
6.3.3.1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裁判员。
6.3.3.2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6.3.3.3请求暂停和换人。
6.3.3.4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教练员在进行指导时可以在替补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之间的无障碍区站立或走动,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6.4领队
6.4. 1领队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力。
6.4.2如果教练员必须离队时,根据场 上队长的请求、经裁判员同意。他可以承担教练员的职责。
第二章 比赛方法
7记分方法
7. 1每球得分制
7.2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胜一场。
7.3如果1:1平局时,进行决胜局。
7.4前两局
先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对方2分为止,没有最高人限。
7.5决胜局
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该局,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某队领先2分为止,没有最高分限。比分到8分时交换场区。
7.6弃权
7.6.1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以0:2的比局和0:25、0:25的比分失利。
7.6.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弃权,结果同规则7.6.1。
第四章比赛的准备和组织
8比赛的准备
8. 1抽签
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15分钟和决胜局开始前召集双方队长抽签。获胜者选择:
a) 发球或接发球。
b) 或场区。
抽签失利者从余项中选择。
8.2准备活动
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供比赛队进行活动,则每队可上网活动5分钟,可分练,也可合练另无场地,则每队可上网活动10分钟。
9上场阵容
9.1A制: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4名队员进行比赛。
B制:场上第每个必须始终6保持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到该局结束。
9. 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将上场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
9.3未列入上场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队员。
9.4位置表一经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不得更改。
9.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9.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2如果一局开始前,场上有一名或更多队同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则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则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
10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闪,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10. 1队员的场上位置
A制:1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
B制:1、5、6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前后排队员位置不能颠倒;同排队员位置不能交叉(发球了队员除外)。
10.2两名队员之间的位置
10.2.1每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球网更远。
10.2.2前、后排队员左右之间位置按规则10.1的规定站位。
10.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
10.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10.3.2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10.4发球击球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但后排队员不得进入进攻线以前拦网和踩上或踩过进攻线内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过对方场区。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
10.5位置错误
10.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10.5.2发球队员击球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獗被认为在先而被判罚。
10.5.3如果发球队员是击球以后犯的规,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10.5.4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
10.5.4.1位置错误的一方被判失一球;
10.5.4.2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10.6轮转
10.6.1轮转次序包括发球及其他队员的站位,在整局中均按位置表填写顺序进行。
10.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队员转至4号位等;B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10.7轮转错误
10.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应判为轮转错误,进行如下判罚:
10.7.1.1该队被判人一球
10.7.1.2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10.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错误发生以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在轮转错误中所得分数,则仅给予失一球的判罚。
11队员的替换
在裁判员的准许下,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已在记分表上登记过的队员占据其位置的行为,被称做替换。
11. 1替换的制
11.1.1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四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11.1.2每一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
11.1.3替补队员每局可以上场替换场上任何一名队员。
11.2特殊替换
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超出规则11.1限制的特殊替换。
特殊替换时场外的任何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再次上场比赛。
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替换不作为合法替换的次数计算。
11.3被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的替换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则该队被宣布阵容不完整。
11.4不合法的替换
11.4.1超出规则11.1限制的替换是不合法的替换(规则11.2的情况除外)。
11.4.2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替换,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处理:
11.4.2.1判该队失一球:
11.4.2.2对不合法的替换给予纠正;
11.4.2.3取消犯规队因此而得的分数,对方所得的分数应予保留。
第五章比赛行为
12比赛的状态
12. 1比赛开始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发球队员击球时比赛开始。
12.2比赛的中断
裁判员鸣哨则比赛中断。但是如果裁判员是由于比赛中出现犯规而鸣哨的,则比赛的中断实际是由犯规的一刻开始的。
12.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规则1.3),为界内球。
12.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12.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在界线以外(不包括触线);
12.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的成员等
12.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12.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完全越过网的垂直面;
12.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
13比赛中的犯规
13. 1定义
13.1.1比赛中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规。
13.1.2裁判员根据规则对犯规进行判断和判罚。
13.2犯规的判罚
13.2.1每一犯规均有判罚。
12.2.2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12.2.3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该球重新进行。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排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排球教案 篇1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
2、身体素质
重点
垫球要点:看手势快速、移动反应快、移动快速。
难点
垫球协调用力,插、压、蹬、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全班建立垫球技术表象,说出怎样移动的更快和了解排球的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
a基本掌握垫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协调的自垫5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提高快速移动的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教学内容
一、开始
1、整队
2、导入
3、明确内容、目标
4、师生问好
5、情景:排球比赛"五连冠"
6、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7、安排见习生
体育委员整队、快、静、齐、集中注意力、声音洪亮、见习生随堂看课。
二、新课
熟悉球
1、情景:现我国排球现状,积极健身。
2、介绍击球的几种方法
3、巡视指导、参与
用排球玩"打猎"游戏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
充分活动各关节
启迪心智
先密集站立,后男女分两组围成圆站立。4'
三、模拟排球赛
方法:不使球落地
思考:如何控制好击球的方向
1、情景:苦练本领,立志再夺冠军
2、讲解方法
3、提示:采取哪些方法把球击出
4、巡视指导、参与
学生自由发挥把球击起
练中想
听哨声停止
听口令抱团结合8人一组
练习中探索
8人一组围成圆形。4'
四、归纳要领
击球部位、移动、用力方向
设疑:为什么控制不好球的方向、落点?怎样控制?
1、典型学生示范
2、反思归纳
引入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排球教案 篇2学习目标:小组学习掌握排球的垫球技能
学习内容:小排球
学习步骤:
一、 体验游戏、学会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队列:向右转走,初步体验小组协同一致的重要性。
3、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游戏,体验伙伴间相互配合传接球和拦截球的乐趣。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重 点:垫球的正确动作。
难 点:伙伴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
1、提出三级练习目标,观察学生练习。
2、提出二人一组练习要求,巡回指导。
3、提出小组合作练习要求,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一人一球,根据教师提出的三级指标自选一个目标完成垫球练习。
2、两人一组根据练习水平自我选择抛垫和对垫熟练动作,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3、分成六人小组,小组自定练习形式,认真体验多人配合垫球,努力使球不落地或少落地。
组 织:自由分散、小组分散
三、小组合作,参与对抗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商讨制定比赛规则。
2、协助做好裁判工作。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和教师一起商榷制定比赛规则。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量、组织好垫球对抗赛,在比赛中熟练技能,培养合作。
3、积极地表达比赛时和比赛后的感受。
组 织:
场地器材:体育馆、15只排球、垫子四只
排球教案 篇3教学内容 :
1、排球下手发球的复习
2、短跑
教学目标:
领域目标——水平五
运动参与:
1、使学生参与到排球下手发球的练习中来。
2、让学生了解跑是日常生活、体育娱乐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从而参与到跑的练习中来
运动技能:
1、通过对排球下手发球动作的复习,学生能在掌握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有90%的同学能够将球发过网。
2、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跑的技术,提高跑的能力。
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排球下手发球时的直臂击球
教学难点:克服学生厌跑的心理障碍
教学流程:
一、 课的导入:
1、 常规教学:(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服装、人数
(2)师生问好
(3)简单介绍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
2、 准备部分:(1)慢跑2圈(绕四个排球场的边线)
(2)专门性准备活动:肩部——腰部——
膝关节——手腕脚踝
教法:(1)组织学生慢跑2圈
(2)带领学生做专门性准备活动
学法:(1)按教师要求慢跑2圈
(2)听教师口令进行准备操的练习
(3)充分拉开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
二、基本部分:
(一)排球下手发球的复习
教学步骤:(1)教师讲示排球下手发球的技术动作
(2)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4)巩固排球下手发球技术
教法:(1)讲解示范发球技术,提出注意点
(2)分组练习,了解学生情况
(3)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组织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
(5)再次分组对发练习
(6)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小结
学法:(1)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
(2)分组进行对发练习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4)个别同学展示,学生相互学习
(5)积极参与,进行自评、互评,共同进步
(6)小结
(二)100M跑
教学步骤:(1)讲解跑的技术动作及基本姿势
(2)组织学生进行100M跑
(3)评价与小结 标志物
教法:(1)讲解跑的技术动作、注意点
(2)组织学生进行100M跑(2组)
(定时间不定具体路程的形式,时间规定18’)
(3)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4)评价与小结
学法:(1)认真听教师讲解,明确目的
(2)认真完成100M跑练习(2组)
(3)同伴间相互鼓励、评价
(4)学生小结
三、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放松操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排球30个 排球场4个
排球教案 篇4一、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普通球),排球模块教学第12学时。
二、教学目标:
1、80%的学生在端线内利用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动作发球过网。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乐趣、增强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抛球、引臂、击球三个动作的协调配合(即人球合一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四步走)
1、示范(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简要讲解)。(让学生初步建立完整动作表象)
2、抛球与引臂技术环节(解决抛球稳定的问题)
3、尝试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动作。(体会肌肉感觉)
4、上网和过网。上网距网1米、3米击球到网上。过网:距网3米、6米击球过网。
(三)、结束部分(略)
(四)、教学方法:递进教学法、逆进教学法、重复练习法、示范法、提示法等。
(五)运动负荷预计:40%
(六)小结
1、表扬、肯定学生成绩;
2、指出不足;
3、改进提高;
4、布置作业:课后多做徒手的抛球,引臂、击球动作练习,以提高身体协调性。
五、课后反思(略)
排球教案 篇5一、指导思想:
我在本次课的设计中立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本理念,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思维,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促使全体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
二、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水平三的学生要“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排球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排球的多种垫球动作。排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是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因此适合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参加。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排球运动的垫球技术,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动作中最常用的动作技术。小学生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发展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设计思路:
根据水平三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活动性内容为主线,以合作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
四、教学阶段
水平三(六年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垫球时击球做到:“一插”“二夹”“三提”
难点:垫球到位,动作自然协调
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知道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
2、学生能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3、能知道游戏的名称和方法,并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
4、学生在练习中能乐于接受老师指导,练习积极认真,严格遵守纪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
学习内容: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游戏:两头蛇
器材准备:排球50个、绳子24根、音响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排球垫球:上肢 :;“插 、夹、提”;下肢“移、蹬、跟”。
弯道跑: 身体内倾,外侧摆动幅度大于内侧,内膝外展,外膝内扣。
教学难点:排球垫球:上肢下肢协调用力 弯道跑: 不同半径下的技术状态
突破方法:排球垫球:分解练习,徒手练习,将动作分解为几个部分,合作练习
弯道跑: 在篮球场地进行不同弯度的弯道跑练习
教学方法:在本次课的教学中,运用了成功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合作教学发、分解整体练习法、比赛竞赛法等教学方法。
排球教案 篇6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以软式排球为载体,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兴趣和爱好,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机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得到充分展现自我的时机,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创各种耍球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软排,培养学生的球感与兴趣。
2、心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信心。
3、情感目标:开拓学生时空,通过启发,发展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实践能力。
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帮助同学,认识自我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三、课的过程:
1、在浪漫优美的钢琴曲《献给爱丽思》中开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套球操,学生可以模仿,也可以自编或改编球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指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耍球,探索软排的各种耍球的方法,并不断创新。
3、最后让学生在《兔子舞》的旋律中巩固各种耍球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模仿学生的动作,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创建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过程与分析:
(一)、准备部分:5’
1、常规。
2、球操:
动作:伸展—体侧屈—体前屈—全身—跳跃
教法:1、教师听音乐与学生一起练习.
2、学生模仿练习,可根据音乐自编或改编球操.
要求:动作优美,自然协调.
(二)基本部分12’
教法:1、学生抛一抛、接一接、摸一摸、拍一拍、击一击、按一按、用头顶一顶会有什么感觉。
(五彩的软排,对于充满好奇的孩子,更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想亲手去玩一玩,体验一下软排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好玩吗”?、
(小结刚才的玩法,平稳过渡到下一环节。)
3、进一步引导,动动你的小脑筋,你会创造出更多的耍球方法吗?
(通过初步的摸、按、拍、击等方法后,进一步学习软排,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提高一个玩的程面。)
4、平时观察到的动作,模仿练习或自创练习。
(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达到一个玩高潮。)
5、俩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抛、接、击、打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满足自我表现欲,使其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作得到升华,充分体现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6、游戏组合性活动。
(用游戏如:软弹弓,打空中球,逗猴子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软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发展个性,使学生达到又一个新的高潮。)
7、小结。(让学生认识软排,安全性强,具有休闲、趣味性,使用便利,绿色环保等特点。)
(三)结束部分3’
1、放松整理,《兔子舞》》
教法:根据音乐在本节课的基础自编自演。
要求:动作优美,有节奏。
2、学生小结。
3、下课,师生再见。
排球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垫球技术,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及下肢力量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共同讨论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4、预计课的练习的密度35%左右,平均心率达125—135次/分钟
重点: 两臂靠拢并外移,形成垫球平面,直臂上抬不屈肘
难点:插、夹、提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导入课题:排球场上的风云人物:“铁榔头”——郎平
目标:1、精神饱满 2、激发兴趣
组织: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
1、准备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全身运动
(6)跳跃运动
(7)整理运动
2、小游戏:传球接力
目标:1、活跃课堂气氛 2、提高身体活动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师简述游戏方法、规则
2、学生认真听,可提问
3、组织游戏
三、基本部分
1、学习正面双手垫球
动作要领:正对来球,双手叠握,伸臂压腕、夹臂旋外,形成平面。垫球时,臂快插入球下,含胸、提肩、夹臂向上抬臂,收肩,同时蹬腿提腰,腹前垫球。
目标:1.初步掌握垫球动作由易到难、感受乐趣,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
2.巩固垫球技术熟练球感及培养判断准确能力。
教法:1、教师用语言提示
2、利用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
3、布置分组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法:1、学生尝试垫球
2、认真观察
3、尝试体会击固定球,一人持球于腹前,一人垫击、直臂抬送、提肩压腕前臂击球
4、自抛自垫、努力提高
5、二人一组,一抛一击,亦可对垫
6、互帮互较互纠
组织:二人一组、自由组合
2、放松活动(大笑放松)
目标:身心放松
四、结束部分
1、小结本次课情况
2、还器材
3、下课
排球教案 篇8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小组学习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垫球技能。
学习内容:
小排球:垫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游戏,熟悉球性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宣布本课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
3、组织学生自主游戏。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自主结合成小组,用排球进行游戏,充分活动的同时熟悉球性。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小组学习,掌握技能
重 点:垫球的正确动作:插、夹、提的动作。
难 点:能随来球做出上步垫球动作,并能尽量把动作做正确。
教师活动:
1、提出垫球动作要点,鼓励学生尝试两人配合的垫球并让学生在体验动作的同时思考如何应付不到位的来球。
2、组织学生交流,并演示上步垫球动作。
3、组织学生继续练习,并巡视指导动作。
学生活动:
1、按教师提示的动作要点体验自抛自垫、两人互相抛垫,体验垫球动作的到位和垫不倒位的来球动作。
2、大胆地进行交流,在观看示范的同时善于找出自己动作中的不足。
3、两人一组合作学练,有针对性地改进垫球动作,体验上步垫球的动作和伙伴间的默契配合。
组 织:练习时两人一组自由分散,交流中呈弧形较宽松站立
三、熟练技能,创编游戏
教师活动:
1、提出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交流。
3、学习一种柔韧放松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地尝试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熟练动作。
2、大胆地说一说创编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练习。
组 织: 游戏时小组自主分散,队形自定
放松时全班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 操场、录音机、小排球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