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训练中那种小球,篮球训练中那种小球是什么
1.如何挑选篮球?
2.在篮球训练中有哪些双球运球的动作训练?
3.篮球小球和大球的区别
4.三大球和三小球分别是什么
5.篮球有几种大小
6.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投篮都是空心,打板的很少?
1、双手抛接球:两腿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胸腹前。练习时,全身协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足踵提起,接球时顺势屈膝。抛球的高度,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2、双手过顶抛接球:两腿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背后。利用提肘抖腕,小臂外族的力量将球抛起,经头上在体前落下,双手将球接住。
3、自抛自接从地面反弹球,当球落下从地面反弹时,两手迅速向球前伸,并将球握住,要求握球高度在膝以下,抛球的高度要从低到高。
4、单沙壤土过顶抛接球:两脚左右开立。右手将球持于体侧(手臂伸直,手心向上),用向上摆臂和指明腕的力量将球弧线抛起,经头上传至左手,左手接球后再将球向右侧上方抛起,经头上传至左手,左手接球后再将球向右侧上方抛起,右手接球。依此连续进行。
5、单手背后抛球过异侧肩接球:两脚左右开立,右手持球于身后,然后抛球过异侧肩,左手体前接球,左手接球后再从背后抛球过异侧肩,右手体前接球,两手交替进行抛接球练习。
如何挑选篮球?
篮球球性训练的种类和方法如下:
1、控球训练:包括基本运球、变向运球、低位运球等。可以通过练习基本的运球动作,提高球员的控球稳定性和灵活性。
2、传球训练:包括准确传球、快速传球、长距离传球等。练习不同类型的传球动作,培养球员的传球意识和技巧。
3、接球训练:包括站立接球、跑动接球、高位接球等。通过练习接球的姿势和手部动作,提高球员的接球能力和反应速度。
4、运球训练:包括高速运球、变向运球、过人运球等。通过练习不同的运球技巧,提高球员的运球速度和灵活性。
5、投篮训练:包括站立投篮、移动投篮、三分球等。通过不同的投篮练习,提高球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篮板球训练:包括进攻篮板球、防守篮板球等。通过练习跳跃、位置感和抢断技巧,提高球员的篮板球能力。
7、快速反应训练:包括快速接球反应、快速变向反应等。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培养球员在紧张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
8、球类协调训练:包括手眼协调、身体平衡等。通过练习各种球类运动,提高球员的整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打篮球的好处
1、有氧运动:篮球是一项需要持续奔跑、跳跃和快速移动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能水平。
2、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篮球需要球员在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中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长期练习可以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3、塑造身材:篮球运动需要大量的奔跑和跳跃,能够锻炼下肢肌肉,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耐力,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型。
4、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篮球是一项团队性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5、锻炼意志力和毅力:篮球比赛中常常出现激烈的对抗和压力,通过训练和比赛可以锻炼球员的意志力和毅力,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篮球训练中有哪些双球运球的动作训练?
篮球类型分类:
一、国际比赛用球
1.成人男子比赛用球:7号篮球
2.成人女子比赛用球:6号篮球
3.青少年比赛用球:5号篮球
4.儿童比赛用球:3号篮球
5.成人男子3V3比赛用球:6号球(7号球重量)
篮球的种类:
篮球结构:内胆+缠纱+橡胶中胎+外层表皮+气嘴
内胆:即球胆,是篮球的心脏,在篮球的最里层,由黑色橡胶制成
缠纱:在球的内胆表面均匀地缠绕一条篮球专用尼龙丝,对球胆形成像蚕茧一样的保护层,但不是每种篮球都采用此工艺的,许多低档次篮球就不缠丝,而用纱布代替;
3.中胎:内胆和表皮之间的支撑结构,由橡胶制成,篮球的结构形状及筋沟的颜色都是在此处实现(普通中胎,发泡中胎,加重中胎)
表皮:最直接了解篮球手感,分为橡胶、合成皮(超细强力纤维、PU、PVC等)、真皮三大类
篮球材质的三大类 介绍:
真皮篮球(通常是以上等黄牛皮制作的篮球)
人造革、合成革、再生革,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PU、吸湿PU、PVC、超纤等。
橡胶球,一体式合成篮球,这类球通常是儿童玩具球居多。
(不推荐橡胶球,虽说耐磨便宜,表皮较硬容易搓到手,手感和pu相比也差很多,所以正规比赛通常不用橡胶篮球,如果只是随便投投球还是可以购买,注意买发泡式橡胶就好,相对手感软)
(不推荐真皮篮球,大多采用黄牛皮做球,手感属顶级,专门为正规大型赛事提供,所以篮球价格高通常上千,市面上几百块的真皮,多为假的都是用人造pu做的。而且篮球寿命并不长,属于室内专用球,室外打两下可能就毁了。。。)
大众通常选择的篮球材质都为贴面是篮球pu,这类球贴近真皮手感
pu篮球又有分位:普通pu、耐磨pu、吸湿pu、超纤pu
普通pu:
由于PU的底布是抗拉强度好的帆布PU料,PU革的物理性能要比PVC革好,耐曲折、柔软度好、抗拉强度大、具有透气性,弹性、手感会比橡胶球要好(可室内外,建议室外)
吸湿pu:
篮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材料和手感上,吸湿的颗粒比较大,皮料比较柔软,抓球感觉好,篮球更加粘手,运球更有感觉还有防止运动出汗太多,对持球的手感影响没有那么大。(表皮软,比较适合室内)
超纤pu:
超纤皮做工上比普通吸湿pu都要复杂,在手感上更接近真皮在耐磨度、手感、篮球寿命都优于普通和吸湿pu,这类篮球属于中高端篮球当然这类篮球价格会更加高昂一些~(手感佳,室内外皆可)
篮球小球和大球的区别
第一个、双球低运球训练。我们先把我们的双脚打开,降低我们的身体重心,让我们的双手同时做低运球训练。注意在练习的时候,要让我们的两只手都要保持掌心放空的状态,用我们的指尖去接触篮球。
第二个、双球交替低运球训练。和双球低运球相比,双球交替低运球训练对于我们对的运球节奏有更高的要求,在训练的时候,万平米要让两个球落地的节奏要错落有致,不要出现两个篮球同时落地的现象。
第三个、左右高低运球结合旋训练。左右高低运球结合旋训练对我们的运球的要求就不只是在节奏的变化上面。在提升反协调性也是我们双球运球训练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前期训练的时候可以让我们一只手托球,让另一只手保持低运球,然后我们在脱球的时候去尝试着转动我们的手腕,让我们去习惯左右手分开运球的感觉。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大力运球,等到我们熟练后,我们在慢慢的减少托举的次数。
第四个、双球体前变向训练。双球体前变向训练的重点就式在我们打篮球时候的反应力。由于双球体前变向训练是让我们的双手做一前一后在做体前变向,所以我们要注意双手前后位置的切换。双球体前变向训练训练的前期我们的速度一定要放慢,先去让我们感受双手位置切换的节奏。
第五个、双球体前胯下接背后运球训练。双球体前胯下接背后运球最大的难点,是在我们双手控球不做任何调整,再去连续完成一次体前变向、一次胯下运球还有两次背后运球。这对于我们的球性、反协调性、反应力还有基本功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三大球和三小球分别是什么
篮球小球和大球的区别在攻防速度上。
1、“大球”指的是比赛节奏适中、攻守平衡而稳健,主打内线的球队,例如马刺。
2、“小球”则泛指攻防转换速度极快、有时攻强守弱,不讲章法,同时外围投篮很多的球队,典型的代表就是太阳队和勇士队。
篮球有几种大小
三大球通常指的是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小球一般指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
“三大球”因体积较大而得名。像足球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的球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现如今已成为全球超过数十亿人的最爱。篮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由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它是一项室内运动,以球员们的技巧和协调性著名。
排球则是20世纪初由威廉·G·摩根发明,同样是一项室内运动,它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这三种球类运动都带有浓厚的社交气息,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
而“三小球”则体积较小,但同样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战术性。乒乓球源自英国,在中国被誉为“国球”,是一项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的运动。羽毛球源于印度,通过快速接球、扣杀、挑球等技巧展现出球员们的灵敏性和技巧性。网球源自法国,现如今已是一项全球流行的户外运动,需要强大的体能、准确的控球技巧和灵活的战术思维。
篮球的比赛场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篮球运动流传到欧洲。1950年举行首届世界篮球锦标赛,1953年起举行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中线将其分为两个半场。场地中央有一半径为1.80米的圆,用于比赛开球。篮板要用透明材料制成,横宽1.80米、竖高1.05米,底端距地面2.90米。球重600~650克。
地区或国家协会也可以使用横宽1.80米、竖高120米,底端距地面2.75米的篮板。比赛时分两队,每队5人。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2分,在三分区投入对方球篮得3分,罚球中1次得1分。全场比赛40分钟,分上半时和下半时,每半时20分钟,中间休息10~15分钟。以全场得分多者为胜。男女篮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投篮都是空心,打板的很少?
篮球大小有四种型号:
1、标准男子比赛用球:重量600-650g, 圆周75-76cm,这是#7号篮球;
2、标准女子比赛用球:重量510-550g,圆周70-71cm,这是#6号篮球;
3、青少年比赛用球:重量470-500g,圆周69-71cm,这是#5号篮球;
4、儿童比赛用球:重量300-340g,圆周56-57cm,这是#3号篮球。
扩展资料:
篮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28米、宽15米,四条界线外至少2米处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如在室内则天花板的高度应至少为7米。球场分中线、前场和后场,中线上的中圈和前、后场罚球区罚球线上的两个半圆半径均为1米80。篮圈下面的矩形为限制区,通常称禁区。前、后场内的拱形弧线外的地区称3分投篮区,在拱形弧线外投篮命中得3分。
随着现在小球时代的兴起,大家也都发现了在NBA中,投三分的越来越多,并且都是大部分是空心 然而打板进球的却寥寥无几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种情况呢?关于空心和打板,你有什么观点呢?
我个人觉得噢,中远距离投篮一般都是不找板,而在三秒区内的勾手打板把握性更高一些,使用打板投篮的主要是内线球员。
现在小球时代的打法,要么就是三分线外直接出手,要么传导球到内线直接扣篮,已经很少有把球交给内线进行一对一的单打的打法。况且,现在的内线球员很多都能投三分,能扣篮他们绝对不投篮,能三分他们绝对不勾手。
前十年左右,打板技术在联盟还是比较常见的,随着时代的改变,内线球员越打越靠外,球员运用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像马刺队名宿,蒂姆邓肯就是一个打板好手。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会心一笑,能提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都是经常打球的人,观察得还挺细致,我曾经也对自己打板投篮蜜汁执着,蜜汁自信,可自从球技有所提升之后,就对投篮是空心还是打板有了新层面的认识,下面听我细细分解。
总的来说,专业运动员或者野球场上的高手投篮一般都是空心,当然除了像邓肯这样的异类,不过邓大叔的空心投篮也是极其精准的,只是人家什么都会哈哈。我们一开始打球的时候,前辈或者教练都会告诉我们投篮或者三步上篮先找篮板打板进球,其实这非常容易理解,一开始新手打篮球根本对投篮没什么感觉,瞎扔而已,这个时候篮板就比较重要,投篮的时候照着篮板上面的白色方框直接扔,扔着扔着就会有了投篮感觉,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投篮练习的开始,而且就算是专业运动员在上篮或者在篮下强打的时候也是非常大几率会打板投篮,因为打板投篮只要找到平时自己的节奏,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要找到自身打板的点,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有强对抗的情况下,打板投篮的命中率还是比空心要高。
高手为什么不屑于或者说不习惯打板投篮,这一点在每个人投篮能力没有到达一定层次的时候或许非常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在一些非常适合打板投篮的区域会选择空心跳投,这个问题说实话真的是水平问题了。我也是有一段时间投篮投着投着感觉自己的投篮突然开了光,投篮第一选择从找板投篮突然想着要把这个球空心投进,而且这也需要自己的投篮感觉,很难描述这种感觉吧,感觉自己在任何角度投篮都会以空心入网收场,当然空心投篮在打铁手感不好的情况下是真的铁,但是一旦投篮到了那个层面脑子里除了空心投射不会有任何别的选择,当然除了在篮下,这种情况下如果空心玩丢会被认真的队友骂死的哈哈。我后来分析了一下最主要的可能还是自身投篮自信心的提升,而且自信心越高对球进网唰的一声那种感觉更执着。
总之如题,篮球运动员经过从小的职业训练,他们的投篮层次根本和普通人不是一个级别,至少投篮量早就远远超过了我说的要达到的那个点,喜欢看NBA的都知道,像欧文、保罗、利拉德这种高水平的后卫,夸张到在强对抗的时候也会选择迎着防守空心上篮终结,每次看到这个场面,我就会感慨,这些人真的是篮球天才,所以篮球运动员在职业赛场上当然是以空心投篮为主,可能也就像霍华德和大鲨鱼奥尼尔这种中距离不怎么有把握的才会考虑在左右45度的时候选择打板投篮吧哈哈哈。其实有的时候当喜欢空心投篮人投出打板投篮并且投进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八成是懵的哈哈哈!比如科比正面打板绝杀韦德那个哈哈哈,你品,你细品!当然不是黑蜗壳哈,在NBA这种高水平赛场,懵进也要有实力才行,强者运强!
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但凡打过球自己投过篮就不会问这种问题。打篮球,最难投的其实是半截蓝,稍一用力,投大了,或者力量太足一碰篮筐磕飞了;力量稍一软,投不进不说,还特别容易被盖。
篮下打板,球蹭了篮板可以给球卸力,更容易进,只要打的角度差不多,基本都能进。比如上篮,轻蹭一下板,基本都能进,直接舔篮,对手上控制要求就更高。
而远距离,不容易找到打板的精准点,过来的球力量大,卸那点力没什么用,打板后碰筐基本飞了,还是直接找筐更容易进,如果出手弧度好,又比较柔和带后旋转,基本上沾筐就进
投篮的命中率取决于力度和角度,距离越近越利于精准的控制力度和角度,所以近距离投篮命中率比中远距离高,这是常识。
为什么球场上投空心的多打板的少,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打板难呗!打板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因为投空心你不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用同样的弧度和力度来出手,而中远距离打板会因为投手位置的不同,角度和力度,(在篮下因距离很短,角度和力度的差异可忽略不计)都会有所调整,想要大部分位置打板都要练到手到擒来就很难!比如正面打板,出手弧度越高、力量偏轻,触板点较其他角度偏低,命中率会越高。依据我的经验打板位置最适合的是三十度左右最随意,手的控制与投空心差不多,只要落点在方框中部都能进。
二、投打板球时,球的落点比投空心时的落点要高、要远出十厘米甚至二三十厘米,在篮下,这个差别不易被感受到,但到了三分线附近,这十几二十公分的差距就显现了,做个简单推想,将篮框升高个十公分,你就知道中远距离投篮会让你多出多少力了。
打板好处也是有的,就是投篮的力量无须象投空心那样控制得太精确。正是基于此,象五十岁以上的人在球场上还是脚踩三分线,接球就打板,倒也省心。
这和运动员的训练是有关的,因为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他们都是追求高效率和命中率,所以他们的投篮都会要求自己一投即中,减少运气成分。我们看到运动员的投篮也大都是空心入网,如果在篮筐颠了几下再入筐,也都不是他们刻意这样去做的。在nba中有几位是有专门去练习打板进球,那也是很少的,除非他们经过千锤百炼,他们才敢这样投,否则他们也不会冒这样的险。
因为你看球少啊!空心是多,打板的也不少啊!打脸的就不多了!所以这样低质量的问题估计也只有我这种超级无聊的人才会回答你的,满意了吗?
因为打板投篮的限制太多了,不管是角度还是防守球员的站位,都是影响球员打板投篮的因素,不如直接投空心,就没有以上的困扰,还能够提振士气以及提升手感,所以大部分的球员还是以空心投篮为主要得分手段。
分析:空心投篮 是非常讲究手感的,有时候感觉抓到了,怎么投怎么进,而空心投篮就是找球感最快的一种方式,像 勇士队的库里 ,只要手感来了,几乎一投一个准。
打板投篮 要有一定的角度才能够顺利的投篮,也很容易被对方识破你的得分手段,只要在你的进攻强侧封锁住,将你打板投篮的角度守住,那得分就会很困难。
简单的来说打板投篮的影响因素太多,空心投篮反而比较单纯,球拿就投。
结语:要能够将球投进篮框还是必须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够抓到投篮的手感,不要看篮球员们投篮得分好像很简单,背后流了多少的汗是我们看不到也不知道的。
@Make叔叔 ,你的 体育 秘书!与你探讨篮球的酸甜苦辣。按赞不费力,关注更给力!
标准的投篮就是瞄准了篮网中心投射的,所以大部分运动员练习的时候也是瞄准篮网中心,当投篮动作产生肌肉记忆后,自然就以空心入网为主。当然由一些特殊的场景下也会选择打板,或者是被打板(运气球)。
空心入网有哪些优势?符合大众常规审美
现代篮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 体育 ,也是一种美学。
在专业的比赛中,篮球空心入网“唰”的那一声,通过音箱放大传出来,那种感觉估计只有篮球运动员或者懂球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个声音的魅力。
假如在总决赛的最后1秒,当你的投射的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最终空心入网,绝杀了对手。迎接全场乃至全世界篮球迷的欢呼和掌声,这种感觉,就是篮球的魅力。
可以提高命中率
篮球是一项竞技运动,投篮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命中率是所有篮球运动员需要研究的方向。篮球框标准尺寸是内径是45cm,标准篮球直径是24.6cm,稍微控制不好篮球就会弹框而出。在正常的投射中,篮球直击入网与打板反弹入网两者来比较,打板命中需要篮球先撞击到篮板的有效位置,然后在反弹进入篮网内,这样已经多了一个步骤,同时还要控制球的旋转,等于是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命中率,自然就不会被常态化操作了。
为何要设置篮板据说早期的篮球运动里面,是没有篮板的,只设置了一个篮圈。后来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比赛,各项规则都开始发生变化。
提到篮球,就必须要说NBA,因为它是篮球领域最高的殿堂,汇聚了全世界最好的运动员、教练、竞技场地等。NBA 历史 长河里面,有个人就是以打板为标杆的,他就是江湖号称石佛的邓肯。打板得分,稳如磐石,面无表情,是他的一个标志性动作。一个时代的记忆,可能知道他的人都已经老了,哈哈哈。
总结回到篮球比赛本身来讲,不管空心入网得分还是打板得分,只要你能练到极致,不管你动作是否协调,姿势是否优美这些都是浮云,在正式的比赛中,将球投进得分,你就是王者。
当然,如果得分能力和美学能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换一个角度来讲这就是天赋。
十几年前14.5岁的时候打球认识个老前辈(自称省篮球队练过),投篮非常准,给我们说投篮瞄准空心好抢篮板,打板不好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