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乌斯是德国国家队吗_卡里乌斯是德国国家队
1.当年的德国到底有多强
2.有哪些世界杯上的低级失误?
3.请问谁了解 二战是 德国3辆虎式坦克 一举21辆T-34的事情?
4.奥托·卡利欧斯的进攻苏联
5.二战德军虎式坦克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6.勒沃库森球队的实力怎么样?
波卡基之战
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
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
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但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英第3师,中央为加拿大第3师,右侧是英第51师和第50师;另有英第7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175号公路向卡昂包抄。
至6月13日英先遣部队第22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德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
该营编制为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抢救车及124辆其它车辆,满员1037名官兵。
他们6月7日即从营地出发,但因铁路系统遭盟军空袭毁坏,故200千米的路程全靠自己行军。
然而,盟军的“暴风”式对地攻击机并未因此放弃对这支队伍的“眷顾”,该营一路遭受狂轰滥炸,抵达前线时己有半数车辆被毁。
13日清晨,一名德国尖兵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英国人已经到达了前面的村子,距离这里不到2000米!”
德军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第101营先遣连指挥官)正在坦克旁睡觉。
听到这个消息,他有点惊异:“英国动作真快呀!”说着,他已站起来,“霍夫林格,把你的231号坦克借我用一下。
博比,给我当炮手。
我们去确认一下情况。”
231号坦克是先遣连中状况最好的“虎”式坦克,而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由于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还在修理之中。
“出发!”魏特曼一声号令,“虎”式坦克轰隆隆地驶出了林间小路。
前面就是波卡基村,英军近3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村子,平时,没有人注意过这个离卡昂30千米的小小农庄,可从这天起,平凡的波卡基村声名大噪,成为装甲作战经典战例的代名词。
英军第22装甲旅的A连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小山包――213高地,B连则停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集结,而团部的1辆M5A1轻型坦克和14辆“克伦威尔”正在村中,另外还有4辆侦察车和20辆M21半履带卡车以及1门35毫米反坦克炮(即英军的6磅炮)。
魏特曼可不了解这些情况,他通过村边的麦田直插入175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
进入公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可也被吓了一跳。
原来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15米的地方(刚才由于灌木丛的遮掩,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而左侧200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
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
而且是令人恐惧的“虎”式坦克。
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对其构成威胁的几辆坦克。
于是,“虎”式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博比没有瞄准,凭感觉就打出了第1发88毫米炮弹。
转眼间,英军当头的M5A1被打得粉粹,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没有装弹,只是静静地用炮口瞪着冲过来的“虎”式。
88炮“咚――咚――咚”连续几炮,3辆“克伦威尔”的“眼睛”都闭上了。
英军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坐在最后1辆“克伦威尔”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中。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匿在附近,他继续前冲,正好路过亚当斯上尉的坦克面前,亚当斯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虎”式薄弱的侧装甲从自己身旁掠过,失去了最佳的反击机会,当然也就成全了魏特曼继续创下惊人的战绩。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从步兵身上捞不到便宜。
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正在前方150米处的路旁停靠,其中还有“长鼻子”的“萤火虫”坦克。
“虎”式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的75毫米短身管主炮,但“萤火虫”的76毫米长身管主炮在如此距离上击穿他的战车却是轻而易举。
“掉头!掉头!”魏特曼声嘶力竭地大喊着,“虎”式拖动着56吨的笨重身躯掉头而去。
就在这时,一发“荧火虫”的76毫米炮弹打在其炮塔左侧,幸好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了。
魏特曼一身冷汗,他知道在此多耽误1秒钟,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对方可以很容易地追上他,自己的“虎”式根本跑不过“荧火虫”。
冤家路窄,魏特曼的坦克刚刚转过身来,亚当斯驾驶的“克伦威尔”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双方一打照面。
都是手疾眼快,几乎同时开火。
但亚当斯很不幸,他的炮弹只在“虎”式的防盾上打了一个浅坑,可自己的坦克却被打出了一个大洞,亚当斯虽然没有死,却被震得手足发麻,他踉跄地跳出“座骑”,跑向路边。
魏特曼继续东撤,他考虑身后有英军多辆坦克,而前面可能有大量步兵埋伏,说不定还有反坦克炮。
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驻地,把其它坦克招呼过来。
于是他让“虎”式从一个缺口开出了公路,准备从北面绕到东面,再折回营地,以避开所有危险。
其实情况并不如魏特曼想像的可怕,英军B连的坦克并没有追击他,因为他们认为村子里也许还有多辆德军坦克,所以不敢冒然进行巷战;英军团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架好了,步兵也下车进入了阵位,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公路上,根本没有想到魏特曼会从路边麦田绕到其侧面。
魏特曼也没想到,他的小迂回却绕出大战果。
英军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暴露在其右侧,他将炮塔转向3点钟方向,88炮开始了精确的点射。
英军的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车在路旁倾刻化成了灰烬,175号公路成为令人恐惧的战车墓地。
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213高地上的英军A连。
A连当然也发现了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敌人的炮火从何而来。
他们只是将炮口对向公路,继续犯着与牺牲的战友们相同的错误。
魏特曼则一不做二不休,他继续经麦田向东开,A连的所有坦克的侧面又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荧火虫”、“谢尔曼”以及“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本来就不足以抵抗“虎”式的88毫米炮(即使在1500米远的距离),现在的距离却不到250米,而且A连在明处(开阔高地),魏特曼在暗处(灌木丛后的麦田里)。
下面的一幕不必描述了,结果是总计23辆上述坦克在此遭到摧毁。
此时,波卡基村以东已无英军有效抵抗力量。
魏特曼决定不回驻地了,他要杀个回马枪――到村中继续攻击英军B连。
他沿着175号公路往回走,沿途都是他刚刚制造的钢铁残骸,不过此时,他无暇回味这一切,因为前面的村庄里正潜伏着杀机。
果然,当魏特曼在213高地逞威之时,亚当斯已经徒步跑回B连,战友们一见到他,还和他开玩笑:“上尉,你刚才是不是教训了‘虎’式坦克?”“ *** !团部已经被打光了,快通知A连,要小心。”
通讯兵赶紧用无线电呼叫A连,但沓无音讯。
英军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开始布署。
为了不与“虎”式发生正面冲突,它们在公路旁的楼房间隙中架起了反坦克炮,同时“萤火虫”和“克伦威尔”也都开进了断墙残壁之中以便隐蔽,这样也有利于攻击德国坦克的侧面。
魏特曼行驶不到200米,营部呼叫他:“231车,我们已进入村庄支援你,请加入编队。
”德军第1连的4辆“虎”式、2辆四号坦克G型沿着与魏特曼原路平行的一条街道驶入了175号公路,另外2辆“虎”式从岔道向村内迂回。
此时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逆转,胜负天平开始向德军倾斜。
但魏特曼眼前一闪,一发反坦克炮弹打在了车首,虽然这一击并不致命,但“虎”式却偏向路边,紧接着又是“轰”地一声,另一发炮弹打断了它的履带,魏特曼的战车嘎然而止。
从此时起,他由主角退居为观众。
几辆德军坦克仍向前疾驰,而几辆英军坦克却躲在墙角暗喜,因为他们报仇的机会降临了。
132号“虎”式刚刚开入射界,2辆“荧火虫”和1辆“克伦威尔”的火炮同时冒出了火光,3发炮弹将这辆“虎”式打瘫,131号“虎”式又从伙伴身旁冲了过去,其车组成员认为132号车虽被炸毁,可它的驱壳正好封住了敌人的射界,但他们没有想到,前面还有几门反坦克炮呢。
结果,131号的炮塔被打飞了十几米远,紧踞其后的“虎”式和四号坦克也都被击毁在波村中央。
战斗僵持到傍晚,双方残存的坦克逐步退出战场,只剩下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头巷尾你争我夺。
此时,英国的12架“暴风”式战斗机赶来,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
6月13日的波村之战,英军共损失27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德军其余坦克却在没有一个战果的情况下被悉数击毁。
首先从英军的角度分析:
1、魏特曼单车入村时,英军并非毫不知觉。
当时其团部侦察车距“虎”式仅15米,即使慑于该型坦克的成力,也应立即派步兵跟踪其去向。
退一步说,还可以迅速用无线电通知B连,以便阻击;
2、亚当斯上尉驾驶团部第4辆“克伦威尔”脱逃后,虽没有抓住“虎”式第一次通过的机会而攻击其侧装甲,也应在“虎”式刚刚开过后迅速冲出路面攻击其同样薄弱的后部。
以“克伦威尔”的灵敏机动性,从这种位置取胜笨重的“虎”式并非难事。
可他却再次贻误战机,等到魏特曼转身后才驶出隐蔽处,与“虎”式打对头战,岂不自寻晦气;
3、英B连发现“虎”式后,即使因不明敌情或避免巷战而不进行追击,也应迅速通知A连掉头,以成夹击之势。
当时A、B两连已成分隔之势,互相通告威胁是战场上最基本的常识。
再从德军的角度看:
1、魏特曼被击中前的表现很出色,判断也很合理。
但他被击中后,已可确定英军在村中设下了埋伏,却未提醒同伴规避或迂回进攻。
若把所有“虎”式坦克拉到213高地上,凭借其强大的远程火力和厚重的正面装甲,完全可以无损失地阻滞英军于波村,何必冒险巷战呢?
2、魏特曼在战斗中打得兴起。
但他似乎忘了进村的目的是侦察,应该及时向本部通知敌情。
如果德军第1连及早支援,趁当时英军迟顿之机,也许可以全部肃清村中英军。
试想,假如魏特曼打得不顺手而被中途击毁,其本部对波村情况岂不还是一无所知。
波卡基村的战斗故事之所以成为装甲作战的好教材,不仅是因为其战斗过程令军事迷大呼过瘾,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不得不深刻地反思战术、战法运用的道理。
魏特曼后来随第101重装甲营残部后撤,在1944年8月7日12时47分,于盟军合围法莱斯的战役中丧生,时年30岁。
他从1939年参战以来共击毁对方坦克和其它车辆132部,列德军坦克王牌首位。
此人以前很长时间都驾驶Sd.Kfz.231式8轮侦察车和三号突击炮,培养出极强的近战技巧,由波村之战可领略其作战风格。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联大将崔可夫仔细观察了被缴获的“虎”式坦克后,不无感慨他说:“坦率地讲希特勒的确有理由相忆凭借这种坦克可以打赢这场战役”。
“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军在二战中后期投入使用的巡洋坦克。
它所装备的75毫米39倍口径火炮对德军坦克威胁不大不,但由于其发动机功率达到600马力,单位功率为22马力/吨,故机动性非常好,公路时速可达65千米。
“克伦威尔”坦克与苏联的T-34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为它们的设计原型都源自于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
英国“荧火虫”坦克是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基础上更换了英制76毫米58倍口径高初速火炮(即17磅炮)而成的。
它克服了“谢尔曼”火力不足的缺点。
因其炮管很长故被德军戏称为“长鼻子”。
“荧火虫”是当时英军极少的可以与德国“虎”式或“豹”式坦克对抗的武器。
马尼拉瓦村之战:东线的波卡基
1944年6月,苏军为了配合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东线发动了1944年夏季攻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军的进攻路线正式当年德国人入侵苏联时所经过的地方,只是方向完全倒了过来。
在北部战线上,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也向拉脱维亚方向发动了进攻。
苏军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附近形成一个小突出部。
而里加附近的杜拉堡也成了双方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马尼拉瓦村就在该地北面。
德军 第502重型坦克营是最先装备“虎”I坦克参加实战的部队,之后它便一直在苏德前线的北部战区作战。
本来“虎”I坦克在设计上是利用其厚重的装甲突破敌军防线的。
无奈战争中后期的德军实在没有发动进攻的实力,而1943年以后的苏军却不断地向德军发动进攻,第502重型坦克营也随之被不断地调来调去,以应付德军防线上随时出现的“火情”,所以502重型坦克营又被称之为“北方的消防队”。
按照编制,第502重型坦克营应该有45辆“虎”I坦克,但在1944年7月,包括正在维修的“虎”I在内也只有43辆。
以这样少的坦克去对付几倍于己的苏联坦克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战局更重要,每当上面有命令时,502营总是拼命地挤出一些坦克来执行命令。
7月22日,有报告说苏军装甲部队突破了第209步兵师的防线于是,奥托.卡里乌斯中尉的第2坦克连(8辆“虎”I坦克)奉命前往马尼拉瓦村进行阻击。
这个小村是苏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苏军还没有占领它,那么德军还可以在这里再建立一道防线。
经过1个多小时的急驶,前方就是马尼拉瓦村了。
卡里乌斯中尉透过潜望镜仔细地观察着前面的村子,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当然,有些东西在坦克里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卡里乌斯命令一名上士跑步去侦察一下。
约1个小时后,这名上士气吁吁跑回来了:“村子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路边上到处都是俄国坦克!大概有1个营那么多!”
卡里乌斯站在炮塔上,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远方,接着问上士:“俄国人现在在干什么?”
“有些俄国人在坦克边休息,另外一些俄国人可能还在坦克里面。
没有发现俄国步兵。”
“俄国坦克有那些型号?”
“不清楚,我只看见‘大脑袋’T-34,村子外是开阔地,我没法再接近他们!”
“好吧!你先到那边去休息一下。
”卡里乌斯跳下坦克,然后开始对车长们下达指示:“好了,兄弟们。
我们现在有麻烦了。
马尼拉瓦村已经被俄国人抢先一步占领了,而且还是一支拥有30多辆坦克的装甲部队。
更要命的是,这些坦克都是可以在远距离上击穿我们的‘大脑袋’T-34。
所以我打算只带科舍尔少尉的车去,剩下的人都在这里,假如情况不对,就赶紧出来掩护我们。”
“不行!卡里乌斯!这样太危险了!谁知到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俄国坦克呢?你们就两辆坦克,太危险了!”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车长们也都小声地议论起来。
“听我说,”卡里乌斯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这只俄国装甲部队只是一支先头部队----你们看,在村子的那一边没有俄国坦克行动时特有的黑烟,这说明它们暂时还没有打算进攻,其中有一些坦克还解除了戒备并关闭了发动机,而且它们没有步兵伴随,正是我们进行突袭的决好目标。
假如我们去的坦克太多,反而会引起俄国人的注意。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待在这里,假如我和科舍尔不幸战死,你们还可以抵挡一会儿。
好了!就这样定了。”
突袭!
两辆“虎”I坦克以150米的间隔,一前一后全速向马尼拉瓦村开去。
它们驶上一条乡间小路,这条路是它们创下一个令人震惊的战绩的开始。
正前方路边的2辆T-34好象发现了它们,圆圆的炮塔正在转向这里。
“前方300米!T-34坦克两辆!炮塔正在旋转!”炮长大声喊道。
“穿甲弹!目标:左侧路边T-34......开火!”卡里乌斯接着传来的就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和“砰”的一声。
卡里乌斯顾不上欣赏战果,紧接着就命令:“穿甲弹!目标:右侧T34......”话还没喊完,潜望镜里的那辆T-34就冒起一股黑烟,耳机中也传来科舍尔少尉的声音:“击毁T-34一辆,请指示下一个目标。
” “干得好!科舍尔!”卡里乌斯高兴地说。
苏联坦克兵推开舱盖,从燃烧着的坦克中爬出来,向“虎”I看不见的地方跑去。
卡里乌斯顾不上他们,他一直注视着前面路中央的一辆坦克,这辆坦克似乎被吓瞢了竟然没有反应它把自己的薄弱的后部整个亮在了卡里乌斯的面前。
“开火!”
又一发穿甲弹钻进了这辆T-34的炮塔,就在这个时候,卡里乌斯突然明白了:苏联坦克还不知道突袭者来自何方!
它们以为炮弹是村子外的某个地方飞来的。
卡里乌斯心里一阵狂喜,他大声地对着无线电话筒:“科舍尔!俄国人还不知道我们在村子里,他们还以为我们在外面!快!抓紧时间!争取多干掉几辆俄国坦克!”
“明白!”
两辆“虎”I开始向相反的反向旋转炮塔,卡里乌斯的“虎”I负责击毁停在路上的和左侧路边的坦克,科舍尔负责干掉右侧路边的坦克。
一辆接一辆的苏联坦克被击毁,燃烧,黑黑的烟柱接连从村子里升起。
有的苏联坦克发现来袭者是沿着公路杀过来的,但还没得及转过炮塔,就被“虎”I在极近的距离上击毁了,有幸活下来的苏联坦克兵也遭到德国坦克的机枪扫射。
而卡里乌斯和科舍尔的坦克已经驶过半个村子,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堆堆燃烧的坦克......
卡里乌斯的坦克又驶过了一座房屋。
一辆坦克正躲在房屋的那一边,尾部暴露在瞄准镜中,炮长习惯性地将火炮指向它,正要按下发射钮......
“慢!”身后一只手按住了他。
炮长扭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正凑在潜望镜前的卡里乌斯。
卡里乌斯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你看看前面的那辆坦克象不象我们的‘虎王’坦克?”炮长把眼睛凑在瞄准镜前面:“是呀,还真的有点象呢。
比T-34大得多的炮塔,长身管的火炮,宽大的车体......”
“还有单排的负重轮!这是俄国坦克!立即开火!”卡里乌斯大声地喊。
88毫米炮立即喷出一团火焰,与之相对应的,那辆苏联坦克的炮塔上也喷出一股巨大的火焰。
卡里乌斯迅速抓起无线电话筒,大声通知科舍尔:“俄国人有一种坦克,看上去很象我们的‘虎王’坦克。
别理它!只管开炮就行了!”
“科舍尔明白!”
两辆“虎”I继续进行它们的死亡 *** 。
黑色烟柱的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在村子外等待的“虎”I坦克车长们焦急地听着无线电中传来的消息,不时看看远处马尼拉瓦村里升起的黑烟。
尽管从无线电中还能听到卡里乌斯和科舍尔兴奋,紧张的喊声,但苏联坦克实在太多了,万一他们有个疏忽,那可... 也不知过了多久,无线电里传来了卡里乌斯的声音:“坦克第2连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卡里乌斯,马尼拉瓦村里已经没有俄国坦克......”
IS-2M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45T, 长9.60m /宽3.12m /高 2.71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7/19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41/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122mm D-25 坦克炮1门 2x7.62mm 机枪 1x12.7mm 机枪 装甲 19-160mm。
虎1型主要性能:重56吨; 长/高/宽:8.45/2.93/3.7米; 乘员:5人; 速度:38公里/时; 装甲:25mm--100mm; 武备:88mm/56倍径坦克炮1门,7.92mm车载机枪2挺。
战后的调查与启示:
德军在战斗结束后发现,卡里乌斯中尉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20分钟。
在这20分钟内,他和科舍尔少尉一共击毁了17辆坦克,其中包括6辆性能远远优于“虎”I的JS-2重型坦克(一说为10辆)。
而这场战斗对当时德军战局有多大帮助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被卡里乌斯袭击的部队是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第1坦克旅的先头部队,马尼拉瓦村的战斗使突破防线的苏军装甲部队暂时放慢了突击的脚步,得到喘息的德军迅速在马尼拉瓦村一线又建立了一道临时防线,使德军灭亡的日子又向后拖延了几天。
马尼拉瓦村之战被称之为“可与波卡基之战相媲美的另一次坦克战”。
与魏特曼在波卡基的敌人不同,卡里乌斯遭遇的每一辆坦克都可以致他于死地。
尤其是JS-2中型坦克,“虎”I几乎无法与其对抗,而卡里乌斯的小组却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毁了6辆JS-2,这恐怕就不能用运气来解释了。
但是,历史又无情地证明,非正义战争终究是要失败的。
在战斗还未开始时,卡里乌斯就派遣了侦察人员。
虽然没能完全弄清楚敌人的情况,但也最大程度地让卡里乌斯了解了敌情,这为他采用正确的战术奠定了基础。
其次,良好的战术素质确保了战果。
由于卡里乌斯与苏联坦克的交战的距离很近,这要求他的车组必须具备较高的战术水平,否则一击不中的后果很有可能的灾难性的。
而苏军失利的原因却很多。
首先,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没有在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布置足够的侦察,警戒人员,这就给了卡里乌斯以可乘之机;另外,这支突破部队没有步兵的保护也是一个失误;在发现遭到攻击时,所有苏联坦克仍呆在村子乱作一团,它们完全可以驶离村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伺机反击来袭者,但它们没有这么作。
在马尼拉瓦村之战后,卡里乌斯被调到新组建的第512重型反坦克营当第2连的指挥官,指挥“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1945年4月15日带领全连向美军投降。
卡里乌斯目前仍然健在。
另外,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说魏特曼不是头号坦克王牌,而卡里乌斯才是真正的第一坦克王牌,因为有记录表明,他在东线作战其间,一共击毁了150--200辆苏联坦克。
当年的德国到底有多强
你说的是奥托·卡里乌斯吧
德国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战后他幸存下来,开了一家名为“虎”的药店,去年欧服上传说他空余也在玩WOT,不过游戏里他的虎式战绩可没这么神奇,毕竟90岁的人了。
奥托·卡利乌斯于2015年1月24日因病在家去世,享年92岁。
向传奇致敬!
有哪些世界杯上的低级失误?
我一直在怀疑,元首可能根本就不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他是个穿越者!德军精英部队的部分装备的设计理念,已经超越了同时代至少二十年,而在网友中得到一致好评的德军的军服,从头到尾,都是希特勒本人的设计(或者说,他是把五六十年代的某国军服直接搬过来更合适些)
1938年,设计的军用型手枪被德国陆军定为制式手枪,取名为P-38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大约100万支P-38式手枪。1945年,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被拆毁。后来,P-38式以P1的名称装备联邦德国国防军,并在市场上销售
1940年末,纳粹德国成立了一个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其任务是专门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该秘密机构收罗了第三帝国最杰出、最优秀的专家、工程师和试飞员等顶尖人才,在德国军方协助下,终于制造出了一种最先进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
当时得过不算工业潜力,只按照战斗力来说的话是德国最强,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PK掉德国,就算是老毛子也不行,要知道,德军可是分布在北至北极圈,南至北非沙漠,西到西欧,中到本土和东欧,东到广袤的俄罗斯这么巨大的区域里,在苏德战场的德国陆军一直只是一部分,德国空军更是大部分被牵制在西线,尽管如此,苏联还是差点被掐死,所以,就军队来说,无人能出其右,苏联不行,美国更不行
真正的帝王心态一直打到42年左右,其国内还是用8小时工作制。。。无语。
但他们全力生产时!全年,德国生产18000辆坦克和突击炮、40000架飞机、88900门火炮,斯佩尔说:如果没有战略轰炸,1944年德国军火产量还能提高30%。也就是23500辆坦克和突击炮、52000架飞机、115500门火炮。另外如果不是1944年德国大片占领区被解放,导致资源不足,那这个产量很可能提高到30000辆坦克和突击炮、70000架飞机、150000门火炮
他是第一个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人 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人 他是第一个把保护环境作为制度的人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人 他让一个被四邻任意欺凌的弱国转瞬变成世界第一强国 恶魔?正义?当德国被列强侵辱的时候,正义在哪?恶魔是谁?
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已被老牌大国瓜分殆尽的情况下,成为一战主要策源地,一战的摧残,大萧条的冲击没有打垮这个国家,纳粹的出现激起了这个国家强大的国家意识和传统的德意志军国主义精神,不管二战中的行径怎样,经过战争的摧残德国又奇迹般的崛起,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德意志民族。
在诺曼底登陆战中,虎式重型坦克的传说达到了巅峰,米歇尔魏特曼上尉驾驶虎式坦克把英军25辆坦克吃掉,这里包括克伦威尔坦克还有装备了先进的17磅炮和领先一个时代的APCR炮弹的萤火虫坦克给干掉了,同时还摧毁了28辆半履带车辆和卡车。同时,卡里乌斯也在东线(马里诺沃小村)一场战斗中干掉了20多辆包括先进的IS2重型坦克在内的苏军坦克,但是,当时这些苏联坦克正在小镇空场上热车,苏军车组完全没有想到刚击退的德国北地师(Northern land)。居然碰巧遇到了一个虎式小队的支援,而且这支小队里居然有3个是德国虎式王牌前五名中的。由于战术优秀,两台侦查进村的虎式坦克不到两分钟摧毁8辆还在热车的斯大林2型坦克。这里可以从侧面了解虎式坦克炮弹再装填的速度。
请问谁了解 二战是 德国3辆虎式坦克 一举21辆T-34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2002年世界杯上发生的这个失误,这一失误可以说队韩国队的帮助极大,当时是一场淘汰赛,在之前状态尚佳,表现也不错的意大利中锋维耶里在面对空门时进行了一记又高又偏的射门。虽然当时的主裁判莫雷诺要对意大利的淘汰负一定的责任,但是维耶里本可以直接赢得比赛的胜利,是他的这次失误导致了极坏的后果。
再来看到1974年的世界杯,扎伊尔队对巴西队,我们现在也无从知晓伊隆加那次著名的破坏任意球主罚的行为究竟是对任意球规则的误解还是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是对于当时的祖国不满的抗议行为,比赛中他在巴西队主罚任意球前就从人墙中冲出并且踢开了摆好的皮球,他的行为随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沦为笑柄。
1994年的世界杯上,这次的失误来自于一个足球天才,在和巴西队进行了长达120分钟的角逐后,巴乔的点球决定了最终的冠军归属,他的射门远远地高出了球门,好像是要冲破球场上的天空,但他其实不是第一个罚失点球的球员,在他之前还有巴雷西和马萨罗也罚丢了点球,但是他身为最后一线的希望还是出现了令意大利的球迷难以接受的失误。
奥托·卡利欧斯的进攻苏联
东线德军,小规模作战中,虎式坦克常常2-8辆成小队行动,击毁几辆到十来辆T34是很常见的事情,毕竟装备、人员素质的差距在那里。
真要具体到数字3辆消灭21辆,我印象里倒是有个3辆虎王2000米距离近曲射反复射击苏军集结地,造成苏军恐慌,随后援军两辆虎王四辆黄蜂赶到,一举机会苏军21辆坦克。
二战德军虎式坦克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在德军施行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时,他所在的第7装甲预备营编入新建的第21装甲团开往东普鲁士地区。隶属于第20装甲师的卡里乌斯在白俄罗斯作战期间坦克被击中受伤。
1941年8月1日,奥托成为军士。随后,他离开前线回到德国,接受了坦克驾驶员培训和军官培训。但是他没有取得军官合格证。他于1942年2月回到前线,继续在第21装甲团服役。由于苏军在冬季的推进,该装甲团状况很糟糕,大部分坦克已被摧毁 1943年,卡里乌斯在波勒梅被编入502重型坦克营第二连,接受使用虎式重型坦克的训练。
1943年初,经过选拔,他成为虎式坦克部队的一员。由于前线逐渐陷于不利局势,致使德国对虎式坦克的登场倾注了极大的希望。
经过在波勒梅(Plo?rmel)在布列塔尼的培训,他于1943年7月被派至列宁格勒前线。他部属于502重型坦克营担任虎式坦克车长,尽管虎式坦克的数量有限,但还是在列宁格勒围城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苏军不断的猛攻下,虎式坦克受到了极其严竣的考验。卡里乌斯到达战场后,非正式代理502重型坦克营2连的指挥职责。1943年10月6日,卡里乌斯的虎式坦克出了机械故障,受到苏军12辆T-34中型坦克的攻击。卡里乌斯和他的车组人员极排除了这个障碍,与苏军展开近距离激战。激战中,卡里乌斯的“虎式”坦克摧毁了苏军10辆坦克。12月2日,卡里乌斯的太阳穴受到了轻伤。在此期间,他的车组炮手被换成了可能是坦克部队炮手海因茨·克拉默(Heinz Kramer)。海因茨·克拉默一直不断地显示出他的杰出的战斗技能,12月16日他甚至击落一架敌人的侦察机。
1944年2月,卡里乌斯击毁4辆SU-85坦克歼击车。3月17日,在Lemhitu地区,他又击毁了总计12辆的T-34中型坦克与KV-1重型坦克。4月21日,卡里乌斯逃过一劫:当他俯身给炮手卡默点烟时,1枚炮弹击毁了座车的炮塔。4月5日,他因哮喘病剧烈发作送进医院治疗。5月4日,卡里乌斯荣获骑士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中尉。7月,他正式成为502重型坦克营2连连长。 此 时,第270步兵师的残部正在仓皇撤退,大群的半履带车、卡车和摩托车在村西小路上拥挤不堪,为了解情况,卡里乌斯和老搭档科舍尔少尉 (Kerscher)开了1辆VW 82式水桶吉普车前往侦察。途中遇到第270师“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部队的一名军官,据他讲:苏军大约有90~100辆坦克正从东面楔入小村并将整个北地师分割开来,他已不清楚马利诺沃村是否被占领,他们的残部正准备向南撤寻求师部的增援,北面还有少许突击炮和步兵部队正与进入村子的苏军重坦克部队远程搏火。经过短暂的商议,卡里乌斯决定先将苏军前锋部队击溃,以阻滞其进攻,并打通马利诺沃村以南道路,让第270师残部与其师部汇合。具体安排是:宁施泰特少尉率6辆虎式坦克在丘陵地带掩护,随时拦截从小村撤出寻求支援的苏军坦克;卡里乌斯和科舍尔以2辆虎式坦克进村,从南部直接打入小村并清扫敌军重型坦克群;两股部队必须保持无线电联系。卡里乌斯的任务布置是有道理的,因为村内情况不清楚,所有坦克都进村,有可能发生混乱的巷战,此外,苏军坦克从东面攻入小村后,很可能有部分坦克会从南追杀北地师南撤的部队。另外,通往村子的泥泞小路很窄.两侧更是近似沼泽的草塘,数辆坦克一起冲上去,很可能淤塞在路上,刚才第270师的几辆SD.KFZ.251装甲车已经陷在那里了。
安排完毕,两组人员分别驾驶着他们的虎式重型坦克向村子全速冲去,卡里乌斯的217号在前,科舍尔的213号在后方150米掩护跟进。 苏军没有想到刚刚溃退的德军竟又会明火持杖地反扑过来,当卡里乌斯快到村口时,2辆T-34/85中型坦克急忙调转炮塔瞄准217号——但没有料到“黄雀在后”,被科舍尔的213号两炮击毁在路边。进村后,卡里乌斯降低车速小心翼翼地搜索苏军,科舍尔则迅速靠拢过去,掩护217号的左侧。突然,1辆身管很长、有着流线型炮塔的重型坦克从卡里乌斯的右前方冲了出来。刹那间,217号中的5个人马上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般运作起来,迅速开炮,击毁了这辆坦克——这是刚刚在东线出现不久的IS-2重型坦克。
卡里乌斯在《泥泞中的老虎》中回忆道:“我们爬上了缓坡,苏军坦克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这还是头一次在北部战线上看到IS-2重型坦克这种威力强大的坦克,全车人员都大吃一惊,它长得和虎王重型坦克挺像的。最可怕的是,它有1门122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可是当交手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坦克有着致命的缺点——反应很笨拙,所以尽管它装甲厚,火炮口径又大,却不适合与虎式坦克在近距离周旋。不过,我们也很清楚,现在已经被敌人发现,苏军坦克可能正静静地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前进中,我们都陷入了极度紧张之中,这次突击太冒险,但已经没有退路了,每个人的汗毛都立起来。” 这时,前方道路灌木遮掩的远方又出现了绿色的坦克身影,但可能苏军没有发现他们,而是匆匆地向小村西面开去——卡里乌斯大悟,苏军坦克肯定集结在村子东侧,刚才被自己击毁的IS-2重型坦克以及眼前的这几辆都是想绕到西面,以对本方部队进行包围。他马上通过无线电通知博尔特他们用火力牵制住向西迂回的苏军,同时召唤科舍尔靠近,以并排方式前进,炮口均指向10点钟——这是最危险的方向! 马利诺沃村之战和西线著名的波卡基村之战(米歇尔·魏特曼战绩)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卡里乌斯指挥虎式坦克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不仅取得全胜,而且自己没有损失1 辆。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遇到的对手是真正强大的IS-2重型坦克,而不是英军那些装甲单薄、火力贫弱的。MKVII“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和“谢尔曼”坦克(号称“朗森打火机”)。卡里乌斯、科舍尔和博尔特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战场形势正确判断等素养,肯定都
在魏特曼之上。总之,不是在斗狠斗勇,也不是乱打乱撞——他确实是位大胆、果断而且善于指挥的王牌车长。
另外提一句,在马利诺沃村之战中与卡里乌斯搭档的博尔特和科舍尔也都是鼎鼎大名的王牌(分列德军坦克王牌第2位和第5位),对手则是苏军的精锐部队:曾经战功赫赫的第1近卫坦克团,且双方投入的大都是威力强大的重型坦克——这真是一场硬碰硬的决斗!
勒沃库森球队的实力怎么样?
1、德国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奥托·卡里欧斯(Otto Carius,1922年5月27日至2015年1月24日), 中尉,德意志第三帝国装甲兵,位列德军第一号坦克王牌(也是全二战各国第一号坦克王牌)。他的战绩是178多辆坦克以及130门火炮,大部分在东线。
2、约翰尼斯·鲍尔特(Johannes Bolter)。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豪普特曼·约翰尼斯·鲍尔特出生于市,1930年到1932年他成了一个建筑工作者,作为水管工和屋顶工,但同时他也加入了德军的青年卫队旅,也进行了军事培训。1933年1月4日他已经能够熟练的控制坦克,并且射击和指挥的技能也日趋成熟。
在入侵波兰的行动中,鲍尔特这批装甲兵自然成了闪电战的尖兵,并且被委以重任担排长。鲍尔特驾驶着当年还不多的四号坦克,向当时已有丰富经验的波兰装甲部队发起冲击,在这次战斗中他击毁了4辆波兰坦克,并且消灭了几个敌人的反坦克炮阵地。随后的1940年他又参加了入侵法国的军事行动,并又在奥尔良周边击毁了7辆坦克,不过在6月19日战斗中他也被敌军的手榴弹击伤了左脚踝。在西线获得成功以后,鲍尔特参加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从波罗的海一直推进到列宁格勒。
1941年9月8日他已经击毁了10多辆苏联坦克,他在坦克上再次受伤,弹片损伤了他的左手食指。而同年他已经加入了荣耀的502坦克团,成为了排长同时也是教导员,在这里他得以教导更多的后辈。1943年又一次严重的损伤使得他身上7处被弹片穿入,伤及他的左大腿和腹部,在野战医院躺了八天之后鲍尔特以他惊人的毅力得到了恢复。1944年10月他的耳膜被坦克炮巨大的声响所损伤,同时他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而这一年他的战绩达到了89个。10月9日他作为第581个获得橡野勋章的坦克骑士,从海德里希和希姆莱手中获得荣耀。再接下来的战斗中鲍尔特显得更加勇猛,将最后的战绩锁定在了139辆,而他坦克手生涯的最后时光是在德军坦克兵学校作为一名指导员。
3、米切尔·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击毁138辆坦克,火炮132门。
4、波尔特·伦道夫(Walter Lohndorff)。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勒沃库森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勒沃库森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4年7月1日。球队主场是拜耳竞技球场,可容纳30,810人。球队由全球制药巨头拜耳公司创建,因此绰号“药厂”。
勒沃库森是一支实力强大的德国足球队,他们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勒沃库森曾两次获得德甲联赛冠军(2012-2013赛季和2013-2014赛季),并在2013-2014赛季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此外,他们还曾多次参加欧洲赛事,如欧洲联赛杯和欧洲优胜者杯。
勒沃库森的球队风格以积极进攻为主,善于控球和传球。他们的中场组织能力很强,拥有一批技术出色的球员,如凯·哈弗茨、保利尼奥和朱利安·勃兰特等。在防守端,勒沃库森也表现出色,他们的门将奥布洛·卡里乌斯和弗拉基米尔·诺伊尔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门将之一。
总的来说,勒沃库森是一支实力强大的德国足球队,他们在德甲和欧洲赛场上都有很高的竞争力。然而,足球比赛的结果往往充满变数,因此在实际比赛中,任何一支球队都有可能获胜。
- 上一篇:c罗专属心形标志,c罗 心脏
- 下一篇:上海有什么乒乓球比赛_上海人气最高的乒乓球馆